以太坊是全球区块链应用最聚集的去中心化软件平台,目前已有数百个以太坊应用诞生。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被视作Web3.0底层基础设施之一的以太坊网络将发生历史性变革——从依赖集中挖矿运行的工作量证明算法(
以太坊是全球区块链应用最聚集的去中心化软件平台,目前已有数百个以太坊应用诞生。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被视作Web3.0底层基础设施之一的以太坊网络将发生历史性变革——从依赖集中挖矿运行的工作量证明算法(PoW)转向靠质押ETH当验证节点的权益证明算法(PoS),这个过程叫做「以太坊合并」。
以太坊合并直接导致从链上挖掘ETH资产的显卡矿机将被淘汰,恰巧契合了中国禁止加密资产挖矿的政策,再次淘汰了一批矿工。这也是近期大量主流显卡价格腰斩的原因之一。
网游玩家仅是受以太坊合并影响的非主流群体,关注此事的主流群体仍集中在加密领域,包括ETH矿工、投资者、以太坊链上应用的开发者,甚至是关注Web3.0的投资机构。在加密世界,以太坊合并俨然成为行业大事,人们都想看一看,这条连共识机制都改掉的区块链网络,将给加密行业和仍处于超早期的Web3.0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
对于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区块链网络,数据正在成为各方围观以太坊合并的窗口。而从数据窗口投射进来的机会之光,不仅仅附着在以太坊这一条链上,也不仅仅关乎着投资。围绕区块链数据产生的监管机会、商业机会暗藏在区块链的发展历程中,甚至关系到Web3.0到来前后的数据安全。
靠数据围观以太坊合并
最近一周,丹尼尔每天都会看看ETH的质押数据,「它能辅助我判断市场对以太坊的市场信心。」丹尼尔是ETH的众多投资者之一,他的两台电脑中,有一台专门用于看K线,另一台电脑的浏览器里充斥着加密资产各种指标网页,ETH的各项指标成为近期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丹尼尔提到的数据是以太坊信标链上质押ETH的变化,它是以太坊转向PoS机制后,网络验证人的数据反馈。欧科云链旗下区块链链上数据分析平台,区块链浏览器OKLink显示,9月1日,ETH2.0日新增质押数达到了94997 ETH,顶起了今年ETH质押的第四次高峰,但相比「前三顶」的前后时间,日均质押量明显减少了。
类似欧科云链OKLink区块链浏览器这样的数据平台是丹尼尔们获取以太坊合并的重要信息来源。从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 8月预测「合并将在9月15日左右发生」后,倒计时牌就被各大数据平台摆在了以太坊板块最显眼的位置,甚至设置了合并专区。
除了看合并数据外,另一名以太坊网络的参与者李奥也在看其他PoW机制区块链网络的算力数据。他是一名以太坊矿工,网络不支持挖矿后,他手上矿机去向成了大问题。
去年年初,李奥花大价钱更新了他配置在海外的显卡矿机,没想到合并会真的到来。今年3月,他将挖到的ETH少部分质押在以太坊信标链上,「还是想看看不挖矿的以太坊能给参与者带来什么,」但他的矿机怎么办?
「新显卡都在大跌,矿卡卖不上价,不卖就只能找与以太坊PoW算法同源的网络继续挖。」
李奥注意到,采用PoW算法的以太坊同源网络以太经典(ETC)最近的算力指标发生了异动。
9月7日,欧科云链OKLink区块链浏览器数据显示,ETC仅一周的全网算力增加了4.44%,全网挖矿难度上升了5.59%。有观点认为,以太坊的矿工正在向以太经典流动。「但ETC还不到40美元的价格是无法支撑矿工成本的。」李奥盯着以太坊合并的进度条,等待着终端难度数值触发9月15日的网络合并,那是他能挖掘ETH的最后一刻,他打算在合并完成后再决定矿机的去向。
不仅是李奥这样的小矿工,上市的加密矿企Hive Blockchain也在评估以太坊合并对自身的影响,该公司已经在考虑挖掘其他的PoW制网络代币。
在上个月的财报中,Hive Blockchain透露将出售挖矿的ETH,扩展挖BTC的计划。截至8月31日,该公司的ETH头寸已经从25000 ETH下降至5100 ETH。这家公司大约拥有 38000张Nvidia 显卡,包括 A4000、A5000、A6000和A40型号,它已经为这些显卡找好了继续发挥工作的新岗位,「用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以及用于工程应用的渲染,以及流体动力学的科学建模。」
另一群不属于加密圈的人正在Bilibili「小破站」围观以太坊合并。各个主攻电脑硬件的Up主们在解读显卡降价的消息时,都会提到即将淘汰显卡矿机的以太坊合并事件,网络算力数据图也成为重要的解说素材,他们预测,合并一旦完成,将有上千万张显卡流向二手市场,电脑硬件的玩家们在狂欢,「坐等矿老板上演空中飞人(对亏本的比喻)。」
数据服务商埋伏在Web3前夜
硬件玩家大概是以太坊合并对非加密圈影响最大的群体了。但无论是谁在围观以太坊合并,数据都是重要手段。这条看不见、摸不着的区块链网络,始终通过不断产生的链上数据对外传达着它的变化和发展。
以太坊的所有奥秘通通打包进了它的每一个区块中,发生在链上的每一笔交易数据、搭建在链上的智能合约数据以及这些合约的交互信息构成了一个个区块,公开地存储在链上,谁都可查,但谁都不可篡改。
以太坊节点如同一个个小型的服务器,分秒必争地处理着网络数据,它们是以太坊的「打工人」,以协同工作支撑着网络的运行。目前,以太坊全网有8851个「打工人」,它们分布在包括美国、德国、俄罗斯、爱尔兰、加拿大、香港等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打工人中,有一种叫做「全节点」,每一个全节点都保存着以太坊网络完整且最新的数据。2020年5月时,以太坊全节点大小超过了360 GB,并以每月30 GB的速度保持增长,现在已增至超899 GB,而额外存储了每个区块高度的「归档节点」大小已经达到11 TB。
这个数据体量仅是工业企业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的一半,但这11 TB中包含了被视作「Web3.0基础设施」的以太坊目前的全部信息。有观点预测,当2.0版本的以太坊到来时,链上应用程序将真正爆发,数据将进入信息爆炸的阶段。
这些数据到底有什么用?
「以太坊数据几乎可以成为未来审视Web3.0底层的窗口。」Mugi如此定义,他是区块链大数据服务商欧科云链的产品经理,参与了该公司以太坊浏览器项目的研发。2周左右开发时间也让这位从腾讯跳槽的Web2.0从业者初步见识了Web3.0的开放性。
海量的数据可以直接从开源的数据库中获取,交易地址、智能合约交互信息中包含了各种有趣的信息,「尽管交易是匿名的,但你能从数据分析中看到用户的交易习惯,甚至从中分析出他的偏好交易时间,你也能从中看到以智能合约形式存在于链上的应用程序,它们是不是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Mugi直言,Web2.0的公司当然也能如此分析数据,但数据源是不公开的,分析也仅供内部使用,「开源、共享数据是Web3.0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欧科云链的工作是将这些处理过的数据以可读、可视的方式传递给有需求的外界,服务对象涵盖了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和普通用户。它最为业内所熟知的产品是「链上天眼Pro」,这个工具正在为国内的公检法部门服务,用于追踪利用加密资产实施的不法行为,比如近年来频繁打击的涉数字货币的电信诈骗案。
像欧科云链这样的区块链数据服务商在全球有近百家,他们有的如Chainalysis公司一样主要为美国联邦调查局、缉毒局等执法部门打击犯罪,有的如Glassnode一样为加密资产的交易者提供交易指标,也有如Arcane Research一样为金融机构、研究院校提供数据报告。
以太坊仅仅是数据分析服务商挖掘的一个区块链数据源。如果以各公链资产市值计,排名前100的加密资产中几乎一半属于公链资产,产生这些排名资产的公链网络包括Cardano、Solana、Polkadot等等,它们也被称为全球主流公链,与以太坊争夺着Web3.0底层基础设施的市场。
而数据服务商们有如显微镜一般,在公链的竞争中用数据分析记录着它们的发展,埋伏在Web3.0大数据爆发的前夜。
Web3.0让「互联网之眸」看该看的地方
我们无法预测Web3.0的最终形态,但它的建设者正在以改造者的形象,试图变革当前的互联网,尽管这股力量还未被他们的对手放在眼里。
在大众眼中,以太坊一直与ETH划上等号,知道它的人将之和比特币一起归在了「炒作」队列中,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已经有数百个应用程序部署在以太坊网络上,人们甚至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访问它们。全球第一大公有链尚且如此,更别提它的竞争链。
在Web2.0的世界中,流量不去关注的事物是没有价值的,而大数据每时每刻都在捕捉着流量感兴趣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发现甚至创造商机,这样的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商业公司扩张的武器。
维克托·尔耶·舍恩伯格早在2013年就在他的著作《大数据时代》中预测,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是「一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那一年,阿里巴巴集团总部迁往杭州余杭区文一西路969号,通过一系列重组,完成了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迁徙,支付宝分拆出淘宝,成为重要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而阿里巴巴2009年就着手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则为电商一哥打下了金融业务的基础。
也是那一年,腾讯微信推出支付功能,二维码被张小龙视作「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当时被广泛质疑的东西如今成为大众离不开的工具,扫一扫已经成为用户与服务器交互的日常。
真正打开人们对大数据认知的应该是今日头条,用户每次点击新闻、信息都会对下一次打开App产生影响,不知不觉人们发现,「我的今日头条总有一些消息与你的不一样」。靠算法推荐,今日头条几乎灭掉了霸占互联网10多年的门户网站。
大数据被视作「互联网之眸」,有Web2.0成熟的基建作保,Web3.0的大数据分析并不难,甚至因为数据源的开放而减轻了难度。欧科云链研究院研究员蒋照生解释,他们正是通过链上大数据分析来为区块链地址打标签、完成行为画像,然后供给需求方,「这是互联网大数据处理的基操。」
互联网之眸的确带来了变革,但被注视的人开始不适。当筹备婚礼的人总被微博推送婚礼场地的广告时,当电话另一端的陌生人准确地报出人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时,人们发现,互联网大数据正在轻松地获取用户信息,用户成为商家精准营销的对象,信息泄露还会让人们落入电信诈骗的陷阱。但想在淘宝、拼多多想看看真实的消费者评价时,怀疑总是伴随着消费体验。
Web2.0正在失去流量的信任,但Web3.0仍需要这双眼睛,不同的是,「Web3.0之眸」不会透视用户的一切,「我们可以分析地址的行为,但无法确定地址的所属,这是区块链原生的匿名特质所决定,除非它与有实名制要求的平台发生了交互。」
还不为大众所知的以太坊们正想变革Web2.0的弊端——从Web3.0开始,让用户的数据回归自己,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软件程序不能再无偿地获取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同意、授权不再是一纸霸王条款,用户不想让程序使用时,可以随时解除授权。
推崇用户权益、保护用户隐私的Web3.0出现后,数据处理又会迎来怎样的挑战?
近期,美国财政部封禁加密资产隐私工具Tornado Cash后,加密社区出现反抗声音,这让蒋照生看到了未来的区块链数据服务商们面临的考验,「区块链的匿名性决定了它具有抗审查性,这就需要数据服务商能够对链上数据进行有效且精准地识别,将利用它的作恶者从普通用户中剥离出来,造福用户的同时,打击侵害用户的行为。」
从2020年开始,中国就在倡导区块链的发展,但需要与加密货币剥离。此后,联盟链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重点研发的对象。在蒋照生看来,即便中国不推崇公链的发展,也不能忽视作为Web3.0基础设施即公链的数据研究,「因为风险不会因为某个国家的禁止而远离它,在我们国家倡导数字经济、构建数据安全的当下,需要做好提前应对。」
Mugi描绘了一个未来:基于区块链的Web3.0,数据一定是透明、开放、真实的,用户随时可查、可验,而数据处理商们则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因为数据源获取的效率问题已经被解决了,而真正的护城河是谁能快速地给出数据及分析,谁能深入地理解链上生态,并将速度和理解以产品的形态输出给需求方。
如果说21世纪人才最贵,那么Web3.0时代,数据将不再廉价,它的价值不光是洞察Web3.0之眸,还关乎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Chainalysis已经在为美国打击加密货币犯罪制造「武器」,国内的欧科云链也在为守护中国民众财产安全的执法机构提供帮助。大数据带来了Web2.0的繁荣,也带来了数据使用不当的风险,前车之鉴或将为Web3.0的数据时代提供战略前瞻。
(丹尼尔、李奥、Mugi均为化名)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45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