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谢谢阅读,因为我是研究生区块链方向,在知乎写过一些分享之后有大量研友私聊讨论,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组建一个区块链方向的学术讨论群。在大量的留言跟私聊人群之中,选择了十几个同学出来组群,群里基本都是研究

谢谢阅读,因为我是研究生区块链方向,在知乎写过一些分享之后有大量研友私聊讨论,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组建一个区块链方向的学术讨论群。在大量的留言跟私聊人群之中,选择了十几个同学出来组群,群里基本都是研究生二年级起步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历都是985/211高校,也有海外的博士师兄、研究所从事区块链相关工作的人。

昨天晚上我们群开了第一次线上讨论会议,用腾讯会议开了两个小时,我们就讨论分享各自学习路径,对区块链当下现状及未来的看法。接下来从几个方面去总结我们大家发表的一些想法,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1.价值层面

我们先试着从高维度去谈论,区块链的思想其实包含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没想过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一个想象共同体,想象共同体这一概念出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一书。

安德森虽然认为“民族”是一种现代的“文化的人造物”,但他并不认为这个“人造物”是“虚假意识”的产物。“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也谈论到:

“我们知道人在生物学上不相等!但是如果大家都相信人人在本质上平等,就能创造出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这点我完全赞成,但这正是我所说“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这种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绝非邪恶的阴谋或是无用的空谈,而是唯一能让大群人类合作的救命仙丹。

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比特币的价值就在于我们集体对它的认可,集体都相信了它,一旦我们都不相信它的话,那么它就一文不值。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么说比特币除了共识也没有多大价值,就是大部分人在割韭菜。

其实不是的。从2008年比特币出来到现在13年之间,有很多国家想要去消灭它,很多资本操纵了它,但是都没有在摇篮里掐死它,反而使它不断发展上来,存在即合理,必然是它满足了人们的一些需求。如今大家已经形成了对它的共识,(这里的共识指的是想象共同体的形成)共识的形成是非常困难,就像一些运动的品牌:安踏、李宁、鸿星尔克等,都需要大量烧钱(请很多明星代言)、时间沉淀(每个品牌都建设了很多年)、长期运作才能让很多人对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心理印象。

因此,比特币背后所延伸出来的区块链技术,其实也在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形成一种去中心化、可追溯、防篡改的共识,这种共识跨越技术层面与理论层面,本身就是有很大的价值的。

2.社会层面

现在很多企业跟机构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国家方面也在推动。在2020年,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将数据纳入了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信息四种,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这里可能有点抽象,我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可以简单把数据当成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就像土地、劳动力一样,我们能够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能够通过土地种出庄稼,数据现在也可以创造价值,比如你知道家人大量数据之后,就能很快速的买到合适的东西,减少浪费。

既然作为一个生产要素了,那么这就产生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每天产生的数据属于谁呢?比如我们每天打了很多局的王者荣耀、吃鸡游戏,我们微信的聊天记录等等,这些数据的是属于腾讯还是属于我们呢?

其实,数据确权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西方国家的商业层面曾经出现过这种模式:数据所有权归用户,商业机构或服务提供商若想收集用户的使用记录和个人信息用作商业目的,则支付给用户一笔钱,用于“购买”属于用户的数据,但这类商业模式在我国没有实践层面的落地。

在这个大环境下,区块链就是对现有互联网的一种补充,可以解决互联网上的这些问题。区块链很好的一个作用就是数据确权,包括这两年火起来的隐私计算技术,它能够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典型的技术包括:全同态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和联邦学习等,实现数据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可以大大促进数据的流转和交易。

3.哲学层面

这个是在两个小时的交流中,群友分享最让我吃惊的一个点。

如何从哲学层面看待区块链,请你跟我一起做个想象题。

当我们提到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大脑大概率会想到一个机器,这个机器可能具备人类智力去实现某个功能,比如机器人或者阿法狗(Alphago);提到云计算,我们会想到是把电脑的计算能力放到了云端的服务器里边;提到物联网,我们会想到万物互联,任何一个物品之间都有传感器,比如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灯具等等。

但是,当我们提到区块链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想不出一个具体的东西去描述它,联想不到任何与它相近的物体,因此它给人一种很虚幻的感觉。

因为像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这些东西,它被实现出来,是可以提升人类社会生产力跟生产效率的。但是区块链,它的作用不是提升生产力,而是改善生产关系,改善人与人、节点与节点、机构与机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很多平台会吹区块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还未知,但是大家都会认为区块链是一场信任革命,所谓信任,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因此我们可以更多把区块链当成改善生产关系的技术。

同时,因为区块链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而是由很多技术组合而成的,它更像一个乐高玩具,由各种各样的小块拼起来的。拼成区块链的技术就包括密码学、经济学上的激励机制、数据库等。既然区块链是由各种各样的技术拼接而成,也就是说,区块链的技术它未来发展起来不一定是现在这样,可以往它里面增添其他技术或者删减技术,只要它还满足它最初的几大特性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web3的定义一开始由万维网之父提出,而今天我们回头去看,他们当时提出的web3定义,要么已经被删除推翻了,要么就是web2的定义,定义跟形式早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因此未来区块链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们不要过分限制自己的想象,把它局限在当下。

4.学术层面

前几年,因为区块链火起来,很多实验室都开始研究区块链,导师会把区块链作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招收学生。但是随着热度慢慢降低,区块链的实验室也减少了很多,原先的区块链实验室很多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密码学等相关领域转变过去的。

在我们的讨论中,大家一开始看区块链的论文时都会发现,很多区块链的应用就是为了应用而应用,你可能好奇什么意思,我简单解释一下。

就是在电商场景中,我用数据库存一下数据,大家同步更新,就可以达到实时同步的目的,这时候非要引入一个区块链,实现对数据进行可追溯、防篡改之类的,但是很多数据并不需要这项功能。也就是说区块链在很多场景下的应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更多是为了一个噱头而加入区块链。

现在区块链方向的研究,纯粹搞理论的话,需要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可以深入到共识、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才可以做出好的理论创新。而在应用方面,一来论文可能比较难发,二来如果想要发顶会的话,对设备的要求比较多。

准备读博的师兄提醒:读博选区块链方向要慎重。

当然,如果贵校硕士毕业要求低,想简单划水毕业也是有可能的。

5.历史层面

群里有个朋友对企业自传比较感兴趣,最近看到了金山公司的自传有了以下的想法:

金山公司原来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软件企业,在1988年的时候就创立了,在互联网转型的时候,他果断选择了云平台,做了一些跟云相关的一些业务。

这就像工业时代早期的电网一样,一开始可能还没有什么太大的需求,搭建一个发电机在小范围内使用,比如十八世纪在工厂中的使用。但是当整个社会真正发展电力了,因为电网对于电力来说是基础的架构,此时电网的材料及中间的一些基础组件,需求量是暴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2007年亚马逊开始提供云服务,把自己暂时用不到的服务器租借出去,从而形成完整的云生态,现在很多游戏公司包括B站,都是把自己的很多数据放在云上,而不是自己去搭建服务器存储。金山公司也选择了云业务。

因此前期可能看起来不是特别具备影响力的技术,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能够满足一个特定的需求,未来它的增长量可能会是惊人的。

如何看待区块链这项技术呢?

之前我自己听到的一个说法很有意思,一个长辈跟我说:互联网公司跟传统的餐饮业公司、能源公司等是不一样的,传统公司的增长更多是线性增长,比如餐饮业多开一家店,就多赚一些钱。而互联网公司,如果它的模式能够做成的话,它的增长会呈现指数型增长,一下子就可以超越很多传统企业用多年才经营起来的市值跟利润率。这就是两者比较大的区别,所以对于这种比较热门的技术,要多些关注。

区块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区块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45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