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3日至24日,“2022中国上市公司论坛”在上海举行。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就“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发展特色路径”发表了相关看法,她表示,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新兴市场,北交所自
本报讯 7月23日至24日,“2022中国上市公司论坛”在上海举行。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就“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发展特色路径”发表了相关看法,她表示,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新兴市场,北交所自去年11月15日开市以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了良好开局。
张梅表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是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准确理解、认识“主阵地”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两个关键词。其中,“主阵地”是市场建设目标,“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市场服务对象。打造“主阵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地;二是特色制度功能示范地;三是良好资本市场文化涵养地;四是“投早投小投新”生态策源地。
张梅表示,研究表明,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三高一突出”的内在发展特点和“两多元一集中”的外部分布特征。
具体来看,“三高一突出”是指,创新驱动力更高、人才等资源依赖更高、成长潜力更高,同时,创新型中小企业风险特征突出。“两多元一集中”是指,创新模式多元、行业领域分布多元,同时,创新型中小企业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对此,张梅表示,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各异、规范程度不高的客观情况,以及中小企业资源依赖较强、业绩波动明显的规律性问题,北交所将一些“硬条件”转化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通过充分揭示风险,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平衡投融双方利益。
张梅指出,在宏观静态层面,新三板与北交所层层递进、协同联动。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的三层“静态”结构,既是契合中小企业创新成长规律的市场特色,也是合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依托。
在宏观动态层面,北交所针对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周期,构建了全链条特色服务体系。在入口端,企业挂牌时既可以进入基础层,也可以直接进入创新层。为便利企业向上发展,优化修订了分层办法,增加了分层频次,基础层公司每年有6次机会进入创新层。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可以申报北交所上市。
张梅透露,近期,为进一步便利优质企业登陆北交所,正在研究实施“领航计划”,以更好发挥市场一体化管理优势。通过加强挂牌准入、持续监管、上市审核等各环节的内部协同,夯实前端审核监管基础,提升后端上市审核效率,帮助优质企业上市预期“更明确”、上市时间“更快速”、上市过程“更顺畅”,真正实现优质企业挂牌12个月后可以12+1、12+2“直通北交所”。
在北交所良好开局之下,张梅表示,未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尽快推出一批创新举措。一是尽快形成初始市场规模。北交所将以“领航计划”为牵引,发挥好区域基地的“在地化”服务功能,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开展“一企一档一策”的定制化上市服务,推动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体现区域产业优势的标杆企业上市;同时,建立直联审核机制,形成持续稳定的上市资源供给,聚集一批优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促进北交所尽快形成高质量的初始规模。
二是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持续开展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内控机制等专项行动;发挥层层递进的制度优势,在创新层挂牌公司中开展“强基行动”,从源头上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紧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合规意识和行为规范,强化提升公司质量的内生动力。
三是加大特色制度供给。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交易机制创新,推动混合做市、融资融券等制度尽快落地实施。同时,逐步构建覆盖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契合需求的制度安排,不断强化对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支撑作用。
四是不断优化市场生态。一方面,不断扩大投资者队伍,丰富投资者类型,保持北交所主题基金常态化发行募集,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入市,为良好的市场投融资生态持续引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完善新三板挂牌条件,引导“更早更小更新”的企业挂牌新三板,尽早进入资本市场,吸引市场投资前移,引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形成“投早投小投新”的良性生态。(孟珂)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45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