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尹清露 林子人编辑 | 林子人【上海】张子飘:月震展览时间:2022年9月3日-10月16日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门票:220元(通票)在全球各地,月亮都有着强烈的女性隐喻,且长久以来
记者 | 尹清露 林子人
编辑 | 林子人
【上海】张子飘:月震
展览时间:2022年9月3日-10月16日
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门票:220元(通票)
在全球各地,月亮都有着强烈的女性隐喻,且长久以来也与动荡的心理状态相关联。看似平静的月亮表象之下,时常发生着一种相对温和、不易觉察但持续的地震类型——月震。在张子飘的国内首个美术馆个展项目中,“月震”这一展览标题暗示着当代人复杂的精神状况、女性的丰富情感,以及绘画本体与人之深层意识的关联:那些平静之下的绝望、欲望与希望并存的心理时刻、压抑与释放争斗的张力瞬间。
张子飘,1993年出生于北京,2015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她的绘画创作围绕肉身、器官、自然事物展开。通过描绘与传统社会伦理框架不协调的内容,她的绘画流露着或直接或隐晦的性别意象,肉身在虚幻破灭前尽情地狂欢。在她充满生命力的绘画中,肉体仿若成为一道道流动中的糜烂景观,而自然之物却被赋予躁动不安的人性,投射出虚伪、真诚、脆弱、坚强等丰富而复杂的品格。通过探索作为身体性媒介的绘画所指向的普遍性肉体与精神之关联,张子飘的创作试图于身体政治的主题之下对现实进行反思批判。
(同期展出的还有“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涵墨镂金——萬亨屏画展”、“袁运生的历程”、“詹妮弗·圭迪:满月”、“中西夏之:时空韵律”。)
K11工艺卧游Voyage de Savoir-Faire
展览时间:2022年9月9日-11月13日
展览地点:chi K11美术馆
门票:98元
随着大航海时代频繁的航海活动和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开展,中国工艺品随着茶叶、丝绸等商品一起传到了欧洲,受到了西方人的追捧,描金黑漆器也逐渐成为欧洲皇室贵族钟爱的中国工艺代表之一,为从13世纪晚期开始就在欧洲出现的“中国风”(chinoiserie)增添了一抹金光熠熠的色彩。法国最早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购入漆器。1663-1715年,法国王室从广州大量采购漆器,精美而价格高昂的描金家具很快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明星产品。在由商人、海员和传教士推动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中,中法两国的工艺、文化和科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交流与发展——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给康熙皇帝写过信将之视为神交已久的朋友,康熙则在传教士的指导下学习西洋数学、演奏古钢琴。
K11首个沉浸式数字工艺文化展“K11工艺卧游Voyage de Savoir-Faire”以上述这段中法文化交流史为轴,展示黑漆描金这一传统中国工艺的独特魅力。展览通过可交互的互动装置展示了17世纪末连接中法的国际贸易网络、两国的文化交流情况,以及黑漆描金的制作步骤。同时,展厅中展出多件黑漆描金古董珍品,从游戏盒、茶叶盒到梳妆台、屏风不一而足。另外,展览还囊括了利用黑漆描金技术创作的两件当代艺术作品:翁纪军的装置作品《矗2018》和文森·漆的三联幅《无题2013》。整个展览兼顾知识性和娱乐性,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
大师自画像——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藏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9日-2023年1月8日
展览地点:中山东一路1号东一美术馆
门票:218元
2021年11月,东一美术馆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联合宣布“五年十展”战略合作计划,现已开展的“大师自画像”是这一战略合作几乎的首个展览。展览汇聚了拉斐尔、提香、鲁本斯、伦勃朗、雅克-路易·大卫、安格尔、莫兰迪、夏加尔、草间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家的自画像真迹,是500年来自画像发展史的一次集中展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举世闻名的《拉斐尔自画像》将首次在上海亮相。画中拉斐尔头戴黑帽,一袭黑袍与白色衬衣贴身得体,这一身被后人称为“raffaella”的艺术家行头体现出了他对画家身份的自豪感。而画面中深邃的眼睛和优雅的容貌则证实了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对这位天才画家的热情称赞“优雅、美丽、谦逊”,认为他是艺术家“完美形象”的表现者。
刘建华:形而上器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7日-10月30日
展览地点:复星艺术中心
门票:68-100元
长于景德镇,刘建华从陶瓷入手从事艺术创作顺理成章,但他的创作从未局限于“陶瓷工艺”的范畴,他的作品也不承载传统陶瓷器物的实际功能,陶瓷在他这里只是一种媒介,用来传达艺术家对生活、社会和外部世界的理解。正在复星艺术中心的刘建华个展“形而上器”将陶瓷的全球贸易史作为叙事框架——自12世纪起,中国陶瓷便通过海路远销全球各地,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更是成为中国外销瓷的主要产地,陶瓷因此是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最早的“世界商品”之一,中国也有“瓷器之国”的别称。
二楼展厅原本空旷无物,缺乏可供悬挂展品的白墙,策展人因地制宜地搭建了五个盒子状的临时展示空间,象征着在海面上漂浮着的五个载满了陶瓷作品的“集装箱”,“集装箱”内装有从花瓶、罐子的颈部截下、丧失了容器功能的《塔器》,有金属般坚硬质感,带来工业生产联想的《气体》,以陶瓷模仿纸张之姿的《无形之中》,在黑暗中折射出流动光影的《境象》,以及象征着考古发掘现场、翻转人为与偶发之关系的《痕迹之形》。落地窗前垂坠而下的铁幕般的《1.2米》阻隔了原本可以自由流动的“集装箱”,展示空间外墙和地面上攀附着铜铸的“植物”(《蔓延》),三楼展厅展示由艺术家从景德镇带来的陶瓷粘土和泥浆铺设而成的一片行将消失的“涝池”。它们都在提醒我们:这是一个被临时中断的不安时刻。然而他真正想表达的讯息由艺术中心广场上斜立的巨型雕塑《尺度》暗示:陶瓷重在火候,万物贵在尺度。
【北京】城门、牌楼、广场:关于摄影和历史的动作考古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日—10月22日
展览地点:崔各庄草场地红一号院B2泰康空间
门票:免费
城市里的建筑看似静止不动,却流淌着历史记忆。此次展览展出了泰康收藏的20世纪北京的城市影像,提取出前门、中山公园保卫和平坊(原克林德碑)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相关的照片,以这三座建筑为坐标,在经验和想象中见证不同时代中人们的交往,以及古都北京从明清迈向社会主义、迈向现代化的历程。
三座建筑对应着三个不同的动作:入城、擦除和逗留。前门曾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随着北京城面积扩张,前门不再担纲城门的角色,却一直象征着城市的门面,也一次次地在历史中修改着“入城”的意涵;保卫和平坊是清政府迫于列强压力而建,在一战结束后曾被拆毁损坏,又重建于中央公园,在数次擦除和复建中,它的形象也在摄影照片中发生着变化;最后,人民英雄纪念碑自建成伊始,就吸引着中外人士前来瞻仰、拜访,纪念碑的意义也跟随人们的逗留不断重叠。
断裂的一代
展览时间:2022年8月20日—12月4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格拉斯路松美术馆
门票:110元
何为“断裂的一代”?它是对于90后一代艺术家们的梳理和总结,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的重大转折。此次展览选择了14位国内新锐艺术家参展。他们的作品将会以“个展”的形式分布在展厅中,任由观众穿梭其中。策展人崔灿灿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出,展览强调的并不是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而是差异。策展人的工作就是去“把这些宝石用一根线串联起来”,去做艺术系统里的推手,推动艺术系统内部的变化。这些变化被凝聚在以下关键词中:“电子色、网络化、时尚消费、科幻散文和全球身份。”
就如艺术家奥斯汀·李曾经提出的那样,当代人每天面对的光源不再是阳光或是白织灯光,而是电子屏幕反射出的光。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时尚消费则影响了他们和现实的关系。同时,这代艺术家也是深受科幻电影美学影响的一代,这种美学带来了艺术中从未有过的视角。这些现象共同构成了“断裂一代”的内在特征,引导我们思考在这个去中心化的世界,未来艺术的形态应该是怎样的,艺术家又应该如何自处。
马丁·马吉拉在木木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2年8月18日—12月4日
展览地点:木木艺术社区 隆福寺街95号钱粮胡同38号
门票:79元(早鸟票)
时尚设计师马丁·马吉拉是圈中的“神秘人物”,他创立的品牌Maison Margiela几乎无人不晓,但是他本人却很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他从不上台谢幕,并拒绝面对面的采访。2008年,马吉拉感到自己无法再应对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压力,以及社交媒体中冗杂的信息,选择从时尚界退隐。今年,他突然现身,却不是回归时尚界,而是开办了他在亚洲的首次艺术个展,展出了一系列全新制作的装置、雕塑、行为表演、拼贴、绘画和影像作品。
展览聚焦了马吉拉从80年代以来对T台秀、纺织品和布料的长期研究,在艺术、材料、身体与时间等概念之间展开探索。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追求曝光度和可见性的时代,而本次展览希望借由这位“隐形的服装设计师”,揭示出隐匿与含混性的重要性。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2022年8月30日—2023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门票:88元(早鸟票)
千百年来,中西文化汇聚于敦煌,留下了大量石窟和多姿多彩的壁画和彩塑。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拉开帷幕,这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览,共展出文物、临本、现当代艺术家创作计280余组件。
展览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内景,用1:1数字化的方式最大化了石窟文化的艺术魅力,还展出了《五台山图》《九色鹿经图》等众多敦煌艺术珍品。除此之外,在特别设立的当代艺术板块中,还将呈现出30余位受敦煌艺术影响的国内艺术家的作品。在多样的作品和展出方式中,力求让观众收获丰富的观展体验。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45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