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国内即时零售强劲发展,并在当前经济复苏中逐渐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从美团最新一期财报中亦可清晰看到这一趋势。2022年Q2,美团营收同比增长16.4%至509亿元。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是,美团即
疫情以来,国内即时零售强劲发展,并在当前经济复苏中逐渐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从美团最新一期财报中亦可清晰看到这一趋势。2022年Q2,美团营收同比增长16.4%至509亿元。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是,美团即时零售的代表业务美团闪购,从新业务分部调整到了核心本地商业分部,这一分部目前由餐饮外卖、闪购、到店酒旅、民宿及交通票务等业务构成,Q2同比增长9.2%至368亿元。
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即时消费需求高涨,外卖及闪购大额刚需订单显著攀升,二季度末两者加总的即时配送订单数量同比增长7.6%至41亿笔,闪购日均订单量已达430万,万物到家正在逐步走入现实。
即时零售已成热门赛道,逻辑不难理解。
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保供作用的即时零售,通过打通线下本地实体商家供给及周边用户需求,已在大量用户中间建立起了心智和黏性。随着更多本地商家的接入和更多商品品类的扩充,其对实体零售的价值或将进一步放大,其市场空间或将远不止于此。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国内消费市场总体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全国网上零售稳中有升,线下店铺经营有所改善。
网上零售我们暂且不提,国内线下店铺经营业绩的不断回升,除了商家自身努力及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等积极举措的激励,即时零售业态在这中间的贡献不容小觑。
外界普遍关注即时零售的流量来源和履约能力,而如果将即时零售拆解为本地门店和即时配送两大核心元素,不难发现,由本地零售商家构成的本地供给才是即时零售核心基本盘。换言之,即时零售,根在本地供给。
01
本地商家急寻新引擎
在过去的近3年里,通过手机App购买生鲜日用和其他生活物资,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日常。
用户需求极其旺盛,线下店铺又不便前往,传统电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因素都让配送时效在30分钟-1小时的即时零售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在需求侧,人们的使用习惯建立了起来,这为即时零售继续开枝散叶奠定了基础。
对供给端的海量线下实体商家来说,从观念到运营模式也都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
经历过疫情的冲击,线下客流量受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于线下的实体店铺而言,线上渠道已经从此前的锦上添花,变为必须要拥抱的对象。对一些主营生活必需品的本地商家来说,接入即时零售平台,不只是为自己增加了一道营收安全阀,更像是在日常经营中装上了一部新引擎。
随着消费者对日用百货、生鲜食杂的即时性需求大大增加,沃尔玛、家乐福、物美、伊藤洋华堂等全国连锁商超,以及山东银座、广东嘉荣等区域大型连锁商超,纷纷将即时零售定为商超新一轮增长曲线的关键。
扎根本地实体门店的即时零售,成为传统零售商超疫后复苏的关键突破口。数据显示,2022年1-7月,美团平台上的品牌超市便利店线上订单同比增长39%,相关商户数同比增长20%,消费热度稳步回升。
从餐饮外卖延展而来的美团闪购,充分利用了前者的用户规模和即时配送网络,拥有丰富的商家基础和最多元的本地供给。
本地供给是指方圆5公里内,具备实体仓储和服务能力的零售商、品牌商、仓储网点。这既包括了大中型商超、品牌线下直营店等,又将便利店、杂货店等小微业态涵盖其中。而这些参差多态的商业组织,都能够通过即时零售平台受益。
前述财报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是,平台年活跃商户数增长至920万,较2022年Q1增加了20万,创下历史新高。
02
力推线下,实体回暖
风口之上的即时零售,已为越来越多传统本地商家注入发展动能,并为其带来了转型契机,罗森、美宜佳、丝芙兰等案例颇为典型。
创立于1996年2月的罗森(LAWSON),是日系三大便利店品牌之一,模式与7-11、全家相似,提供的是全天24小时便利商品服务,如今已在国内开出实体门店5000余家。
2018年以来,罗森陆续入驻美团等平台,同时基于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搭建起了颇为完整的线上销售体系。而在这些线上渠道中,来自美团等平台的销售占比高居首位。
近日,罗森中国事业推进总部总经理吉田凉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美团等平台创造的销售额已占到了罗森门店整体销售额的10%,而在川渝等地区,因美团和便利店周末促销力度较大,这一占比甚至可达15%左右。目前罗森线上线下消费者重合比例低于10%,两类消费者所购商品数量差异明显,线上客单价为线下的两倍多——换言之,线上订单很大程度上属于增量,它有力拉高了罗森业绩。
据海克财经了解,2022年1-5月,美团平台上的超市便利店订单一直保持近70%的增速;目前已有4000多家罗森便利店上线美团,覆盖全国69座城市,1-7月订单量同比增长183%。
拥有门店多达28000余家的本土便利店隐形冠军美宜佳,已将即时零售写入公司发展战略,并已设立专门团队进行加码布局。据美宜佳相关人士透露,过去3年,美宜佳门店来自即时零售平台的订单量增速均超100%。目前美宜佳已有2万多家门店上线美团,覆盖城市200余个。
1969年创立于法国的化妆品品牌丝芙兰(SEPHORA),也感受到了即时零售对其销售额的巨大拉动力。2022年8月4日七夕节当天,通过即时零售平台带动丝芙兰门店交易额,环比此前一周增长了695%。
众多本地小微商家,也在即时零售平台助力下,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北京通州的一家杂货店,在5月疫情期间,来自即时零售平台的线上订单暴增了3000单,当月销售总额达到近100万元。目前,该杂货店每天来自平台的线上订单仍多达数百个。
可以看到,不同于传统电商将消费行为由线下迁移至线上,即时零售依托于本地的实体业态,助力传统商超和小微商户突围复苏,为本地实体经济带来增长空间。
03
深耕本地供给,更需耐心
对即时零售发展脉络稍作拆解,不难发现,其生长基础是本地实体零售生态,当配送履约已经成为一种通用能力,本地供给才会成为即时零售诞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与此同时,即时零售能够通过为实体零售创造增量市场,输出数字化和科技能力等手段,反哺本地供给。立足本地供给的即时零售与实体零售生态相互促进,两者已在发展中形成正向循环。
这一良性循环不仅利于当下线下零售的复苏,远期对助力实体经济也大有裨益。
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到,统筹考虑当地电子商务、即时配送等在线商业发展水平,做到实体门店配置与在线商业发展相协调。
以本地供给为基本盘,不只是即时零售的底层逻辑,现在看,理应是所有即时零售入局者需要直面的真问题。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一、从时效看,即时零售要求商品在1小时内送达,配送距离必须短,异地供给或城市周边中心仓都无法胜任,只能依靠本地商超、线下店、前置仓等;从成本看,供给点位越密集,订单越多,单均成本才越低;从用户需求满足看,目前商品丰富度不够,行业还不成熟,需要多方合力。
二、即时零售基于LBS技术和智能配送体系,将实体门店辐射范围从早前的方圆1公里,拓展到了现在的方圆5公里,增量市场极其可观。一些原本依靠远场电商数天才能通过快递送达的商品,如今1小时内即可收货,且价格并不贵。这既有助于刷新用户体验,又能大幅提高流通效率,还可提振疫情下低迷的线下销售。
三、即时零售的供给与传统电商不同,均来自本地零售生态,因此它与本地商家不存在竞争关系。相反,它的快速成长反映的是本地实体经济的快速成长,它对本地商家、品牌、生产者、劳动者带来的,只有新意和推动力。
赛道已很拥挤,变量还有很多。显然,面向本地供给,比拼更需耐心。
原创文章,作者:即时零售,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4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