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今天,数字藏品行业传闻已久的一件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今日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将做出业务调整:自2022年8月16日起,幻核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同时所有通过其

今天,数字藏品行业传闻已久的一件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今日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将做出业务调整:

自2022年8月16日起,幻核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同时所有通过其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户可自行选择继续持有或发起退款申请。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在优质的藏品质量与亮眼的销售数据等因素加持下,自我们开始发布《数字藏品排行榜》以来,幻核的排名一直都处在高位。

所以当幻核退出数字藏品的竞争时,小蓝多少还是感到遗憾的——毕竟在如今群魔乱舞的藏品市场中,幻核其实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但这样的平台却在乱象中被迫退出竞争,我真的不懂。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2021年8月2日,幻核平台正式上线。

彼时数字藏品还未成为“内地特色NFT平台”的代称,因此幻核最初定位为NFT发售平台。

首批上线平台的数字藏品为腾讯新闻旗下知名IP"十三邀"的黑胶唱片NFT。

该系列藏品包含多位名人的语录,并支持用户进行"个性化镌刻",限量300件,每件定价18元,上线不到1秒即售罄,可以说为幻核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最初上线时,幻核团队就已对外透露,其不会开放转赠和交易功能,仅在IP内容扩充和文化传播方面进一步发展。

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与国内NFT市场的逐步发展,幻核在2022年3月22日将平台内所有NFT相关字样调整为"数字藏品",禁止二级市场交易的规则不变。

针对名称的变更腾讯方面在回应称:

腾讯幻核坚决抵制虚拟货币相关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幻核数字藏品的业务逻辑与海外不受监管的 NFT 业务的内在逻辑和外延完全不同,因此本次更名也是再一次向公众表达其业务的合规方面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虽然小蓝在之前的文章中偶尔会吐槽幻核,但放在当前近1000个平台鱼龙混杂的环境下,幻核其实是一股清流:

自诞生起,幻核就恪守规范的经营路线,自觉接受监管,坚守着数字藏品行业的底线,也保持着较为保守的发售频率。

小蓝按照类似年终总结的方式,为幻核这一年的销售相关数据进行了简要总结,数据仅供参考。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总销售量还是平均单价,幻核的销售高峰都出现在今年5月,而此后一个尴尬现象开始出现——滞销。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经常关注我们的读者或许有些印象,小蓝已经不止一次在周更的《数字藏品排行榜》中对幻核滞销的现象进行分析。

作为腾讯抢占数字藏品风口的关键业务,盈利自然是幻核的重要目的,但与因种种原因放开二次交易的平台相比,不支持转赠仅支持一次交易的幻核无疑面临着更大的业绩压力。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而为了提升销售数据,此类平台往往只有几个路径可以选择:

一是加快藏品发售频率,频繁推出不同系列的藏品,并为每个系列设置多种不同款式;二是增加藏品销售数量,从限量300到逐渐限量3000甚至10000,是很多平台的路径。

最后一条路径,则是提高藏品的单价——幻核的藏品平均单价在105元左右,远高于其他平台10-50的常规区间。

或许幻核最初的算盘是依靠高单价来提升总体的销售额,但超出用户承受能力的定价导致的滞销,最终使得其每周的总销售额并没有太大优势:

这也导致在小蓝后来的统计中,幻核虽然也有过销售额登顶的时候,但与后续平台之间拉开的差距并不大。

除了藏品滞销带来的业绩压力外,国家层面明确法律法规的滞后也考验着用户的耐心。

说一千道一万,持有的数字藏品存在升值空间才是用户购买数字藏品的根本原因,但二次交易如何放开、怎么放开?始终没有法律法规的指引,无疑会将用户的期待消磨殆尽。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现有的仅仅停留在省级、行业协会级别的政策很难对数字藏品行业的规范化运作产生真正影响,有的只是不断地风向预测与各种不同地解读。

虽然小蓝分析了很多,但其实看到的更多是无奈:毕竟二次交易相关政策迟迟未落地的情况下,没有流通价值的数字藏品终究只是一张图片。

只是恪守行业底线,不开放转增不开放二次交易的平台,最终难以熬过在行业灰线中试探的平台遗憾落幕,真的是一件合理的事吗?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的答案。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好在幻核此时选择退出算是迎来一个体面结局:藏品持有者的权益得到了保证,平台的口碑也维持到了最后。

现在问题反而来到了幻核的同类平台这边,其他未开放藏品转增平台还能坚持多久?最终结局会是如何?出路又在何方?

好在幻核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首先在幻核官方的通告中,明确表示所有购买或领取过数字藏品的用户,仍可以通过APP进行藏品的查询、展示、下载、分享等,藏家的体验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可以说为停止发售后平台如何保障用户权益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范例,同时也保留了藏品拥有者退款的权利。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此外,在幻核逐步推出数字藏品市场的过程中,还在APP内悄无声息地上线了“幻核体验馆”功能——不论有没有购买数字藏品,用户都可以体验此前发布数字藏品的衍生功能。

比如在《克劳德·莫奈-逐光而行数字印象》中,用户可以跟随动态的莫奈画作,了解莫奈画作背后的故事。

而在《荣宝斋馆藏·齐白石作品数字特展》中,人们同样可以在动态互动中感受齐白石画作的魅力。

之后的幻核或许会更像一个数字博物馆——没有选择退款的用户依然可以查看自己的藏品,而其他用户也可以在诸多数字特展中领略艺术的魅力。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这无疑算是一个理想化的结局,只是当时设置闹钟抢藏品的藏家们,多少会有些意难平吧。

不过幻核向版权方支付的授权等相关费用后续会如何分配,或许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于幻核的故事迎来了结局,但数字藏品的故事还可以继续:

那些还在野蛮生长的,放开转赠与二次交易的平台,就真的能一直疯狂下去吗?

那些各种割韭菜,发行劣质藏品收割用户后跑路的平台,真的就只能被谴责而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吗?

容不下幻核的数字藏品市场,我看不懂

当平台再也卖不出去藏品,当韭菜被彻底割完,当市场被完全破坏,旧的套路披上新的名字再次开始收割,就真的应该是数字藏品的大结局吗?

二次交易的规范化政策究竟会不会出台?又会在什么时候出台?数字藏品市场是否会迎来良性发展的那一天?

很多问题都萦绕在人们心头,但数字藏品的故事究竟会以喜剧还是悲剧收尾,我们谁都不知道。

原创文章,作者:腾讯幻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41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