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扎堆跨界新能源,真转型还是蹭热点?

极目新闻记者 徐蔚做服装的、搞房地产的、养猪的公司都开始布局新能源了。过去一年,锂电产业链站上风口,吸引来诸多新进入者,其中既有遵循生产逻辑延伸产业链的公司,也有无甚关联的“门外汉”,不少跨界项目让人

极目新闻记者 徐蔚

做服装的、搞房地产的、养猪的公司都开始布局新能源了。过去一年,锂电产业链站上风口,吸引来诸多新进入者,其中既有遵循生产逻辑延伸产业链的公司,也有无甚关联的“门外汉”,不少跨界项目让人不免怀疑其有蹭热度之嫌。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跨界投资热门赛道,不具备独特竞争力、不能突破行业壁垒的跨界者最终仍会被淘汰出局。

多公司涌入新能源赛道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布局锂电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就超过30家,其中去年至今布局的已有十余家。梳理这些公司,转型的路径类型各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是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链的自然延伸。

惠云钛业6月20日公告表示,与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拟合作建设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其中公司牵头投资约62亿元,重点投资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及配套投资上下游产业的项目。

上市公司扎堆跨界新能源,真转型还是蹭热点?

惠云钛业拟布局新能源的公告

早在惠云钛业之前,国内大型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已经在全面布局锂电领域。今年3月,金浦钛业宣布斥资100亿元进军锂电产业;2021年8月,国内最大钛白粉企业龙佰集团宣布耗资47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等项目;2021年2月,中核钛白公告称,拟投资1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如果说产业链公司“小跨一步”是情理之中,那么有些公司的跨界步伐之大确实超出意料。

7月5日,湖北服装企业美尔雅发布公告称,7月1日,公司与阿拉善盟新能燃气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美尔雅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投资新能燃气全资子公司内蒙古致远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储能储气项目。公告显示,未来,双方将结合各自业务特色及竞争优势,在资源开发、能源管输、储能储气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促进区域能源项目发展,共同推动双方业务发展。

此前做羊绒纺织的中银绒业6月13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鑫锐恒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德阳市生态环境局批复,同意其投建年产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2021年上半年,中银绒业已经发力新能源,5000万元连续收购了两家锂电企业。

股价异动引监管问询

记者注意到,仅从股价的表现来看,各类企业的跨界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这些动作也持续受到监管关注,多家公司先后收到关注函。

6月18日,“养猪大户”正邦科技宣布将与国家电投就投资开发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项目建设建立合作,预计投资总额将达到400亿元左右。消息公布后的6月20日,正邦科技涨停,股价一度创下4月21日以来新高。当晚,深交所下发关注函,问询此次新能源合作事宜。正邦科技解释称,项目前期主要将由国家电投进行投资建设,公司将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无资金流出。也就是说,所谓的正邦科技豪掷400亿元进军新能源的消息,并非将真金白银投入新能源产业,而是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

上市公司扎堆跨界新能源,真转型还是蹭热点?

正邦科技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

此前被指“蹭热点”的还有上市房企宋都股份,由于涉锂,公司股价一度在16个交易日内拉出12个涨停。而后在股价高涨之际,该公司出售员工持股计划股票套现约2.2亿元,近乎清仓。此外,主营钢材煤炭贸易、同样于近期表示筹划涉锂的*ST园城,在搭上概念后股价也连续攀升。

新能源产业广阔的前景并无争议,但跨界而来的玩家能否“后发制人”,并在激烈的产业竞逐中取得胜利,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跨界往往面临较大的成本和风险,跨界收购一般适合于一些体量比较大、有多元化经营需求的公司。监管层比较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来壮大自己的主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作为上市公司,更应该尊重投资者,不应太短视,仅从诸如市值管理角度考虑问题,放眼长远地将主业做大做强更为关键。

(图源:wind数据截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39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