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市值腰斩,资本不“AI”汤晓欧了?

作者丨张勉 摘要:1.6月30日,港股商汤开盘股价跳水,盘中最高跌幅50%,市值蒸发900多亿港元,约合人民币近800亿元。而当天正是商汤基石投资者和上市前的投资者禁售期结束后第一天。毫无疑问,巨额的

作者丨张勉

摘要:

1.6月30日,港股商汤开盘股价跳水,盘中最高跌幅50%,市值蒸发900多亿港元,约合人民币近800亿元。而当天正是商汤基石投资者和上市前的投资者禁售期结束后第一天。毫无疑问,巨额的解禁量,是导致商汤股价大跌的主要因素。

2.像商汤科技这样的巨量撤出,甚至在股价较前一天腰斩的前提下还争先恐后的出逃,除非是持股成本极低,以腰斩之后的价格抛售仍然能够获得收益或者保本,否则的话,这场逃离,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商汤不值钱了。

3.当AI成为科技公司的标配以后,商汤科技的“AI第一股”滤镜也就自然而然被打破了,而在这片巨头林立的红海里,商汤不仅技术优势不够明显,同时还严重缺乏自有场景和商业生态,无法获得足够多的数据,反而要花更多的钱去推广和适配,这同样也是商汤掉队的主要原因。

6月30日,港股商汤开盘股价跳水,盘中最高跌幅50%,市值蒸发900多亿港元,约合人民币近800亿元。

这也是商汤自去年底上市以来,股价首次跌破3.85港元的发行价。

股价暴跌的重要背景,是商汤科技上市前投资者和基石投资已经全部解禁——招股书显示,商汤上市后至少六个月内,所有主要IPO前投资者将保留上市时至少50%的投资。基石投资者则不能直接或间接出售其根据基石投资协议所购买的任何发售股份,向全资附属公司转让股份等少数情况除外。

而6月30日,正是商汤基石投资者和上市前的投资者禁售期结束后第一天。

商汤科技市值腰斩,资本不“AI”汤晓欧了?

尽管商汤创始团队也曾试图挽回投资者信心,在6月30日港股开盘前即发布公告称,“为表达彼等对公司长期价值及前景的信心”,公司高管徐立、王晓刚、徐冰及公司若干管理层成员自愿承诺,于2022年12月29日之前,不会出售公司总数为20.02亿股的B类股份,占总股本的5.98%。

然而,这并没有抵消股东解禁带来的利空。

1

谁在逃离商汤?

毫无疑问,巨额的解禁量,是导致商汤股价大跌的主要因素。

不过,业内更为好奇的是,到底谁在抛售商汤的股票?

2021年12月30日,几经波折之后,商汤科技在港股上市,彼时估值近1300亿元,上市发行价为3.85港元,发行数量为15亿股,后面又行使超额配股权增发了2.25亿股,增发价格也是3.85港元/股。

而根据6月30日市场股票抛售情况来看,超大单交易呈现净流出状态,而大中小单则呈现净流入——可以这么理解,解禁首日,大机构纷纷跑路,而散户则试图抄底。

而能够掌握大量股票的,无非两类人群,一是IPO时的基石投资者,其持股成本约为发行价的3.85港元,其次是持有原始股的股东,后者持股成本一般更低,且持股数量也会更多。

公开消息显示,上市之前,商汤科技引入了9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中国诚通旗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徐汇资本、国盛集团、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汽集团、国泰君安、香港科技园、希玛眼科、泰州文旅,总计认购股份数量达到10.33亿股。

此外,软银集团、淘宝中国、春华资本、银湖资本、IDG为公司的前五大风险投资机构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4.88%、7.59%、3.08%、3.05%、1.42%。

不难猜测,逃跑者,就在上述之列。

商汤科技市值腰斩,资本不“AI”汤晓欧了?

而在许多媒体的猜测里,软银或许正是那个领头人——今年5月,软银集团发布其2021财年业绩报。财报显示,由于软银投资组合中的科技股暴跌,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遭受历史性打击,并拖累了软银集团业绩。2021财年,软银集团净亏损约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为公司四十年来历史最大规模的年度亏损。但目前,并没有实质性证据可以证明软银是否减持。

不过,股票交易解禁之后股东离场,本身并不稀奇。但离奇的是像商汤科技这样争先恐后的巨量撤出——截至6月30日下午两点,成交额高达46亿港元,而根据同花顺数据,平日里商汤科技每天的成交额仅为1亿元左右。

2

AI第一股光环破灭

资料显示,商汤成立于2014年10月15,是一家行业领先,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赋能百业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

根据沙利文的报告,按2020年的收入计,商汤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同时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市场份额达11%。

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AI第一股。上市仅几个交易日,商汤股价一路飞升,从3.85港元飙涨至9.7港元以上,跻身翻倍股,总市值最高达到3200亿港元。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商汤上市的时候,一方面,正值港股在金融与地产占比较高之外,主动拥抱科技公司的蜜月期,另一方面,商汤作为AI四小龙中的老大,又是当时唯一一个成功上市的公司,市场对商汤也确实抱有无限的期待与想象。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上缺乏可以类比的公司,因此,商汤科技一开始的估值,其实是缺少锚点的,这造成其置身在T+0的港股市场里,本身就极容易陷入非理性的炒作中去。

商汤科技市值腰斩,资本不“AI”汤晓欧了?

此外,商汤科技上市时,自由流通的股份占总股本只有1.41,%,其它均在锁定状态中,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该股的稀缺性,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奇货可居”的印象。

如今,商汤股价一日内暴跌,除了股权大规模解禁的原因,更重要的或许还是行业因素。毕竟,整个AI行业目前都不太好过。

实际上在2019年以后,资本对于AI的热情就已经明显消退。西南证券研报指出,AI领域投融资事件数在2018年达到顶峰,投融资次数自2019年起显著下降,其中C轮以后投融资占比超过50%,轮次后移。

包括与商汤科技并称AI四小龙的旷世科技,自2019年5月完成7.5亿美元融资后,再无动作;云从科技则止步于2020年5月完成的18亿元人民币融资——事实上,自2020年以后,AI四小龙中只有依图科技完成过一次融资。

主要原因是AI不再耀眼了。这就好比八十年代时,因为汽车很少,会开车的司机也同样很紧俏,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专职司机的存在感也会越来越弱,是一个道理。

如今的AI,几乎是科技公司的标配,失去了这样一层滤镜的商汤科技,本身就需要经历一个“跌落凡尘”的过程。

商汤科技市值腰斩,资本不“AI”汤晓欧了?

一个很好的案例是,在此之前,更早之前登陆科创板的“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其上市首日市值一度冲到1000亿元,然而截至发稿,寒武纪市值仅剩253.72亿元,跌去整整四分之三。

而且,随着AI四小龙里的云从科技已经登陆科创板,旷视科技也于今年5月被上交所恢复发行注册程序重启IPO,商汤科技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也在被进一步稀释。

除此之外,来自美国的打压也是一重原因,2021年12月10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管控办公室(OFAC)突然将商汤科技列入限制美国资本投资的名单。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资本对商汤科技长远价值的判断。

3

业绩承压,商汤如何证明自己?

2022年3月,商汤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2021年实现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36.4%,毛利率为69.7%。

营收增长,亏损却扩大——经调整后,商汤亏损净额为14.2亿元,同比上升了61.5%。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投入猛增,达到36.14亿元,占收入比重为76.9%,甚至比毛利率69.73%还高出7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一年到头,商汤赚的钱,还不够拿来搞研发的。

事实上,刚性研发可以说是AI企业标配,但研发投入的高企,必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2021年,商汤新增了1500名研发人员,目前其研发人员数量约占员工总数的70%。

而投资者可能出于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预期,不再坚持也是正常的。

商汤科技市值腰斩,资本不“AI”汤晓欧了?

公开资料显示,商汤的收入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四个板块,主要是通过销售软件应用许可、软硬件一体产品解决方案和软件订阅费实现收入。

目前,智慧城市是商汤第一大营收源,2021年贡献营收21.4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高达45.6%;该业务下的城市方舟产品,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有140个城市部署,相比2020年底增长48.9%,其中包括上海、深圳等15个超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以及4个海外城市。

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想要在中型城市乃至小型城市复制此前的增速与覆盖率,恐怕不易。

更别说,这一领域里,还有百度的AI CITI、腾讯的数字城市、京东的城市计算、科大讯飞的讯飞超脑等等,另外传统硬件厂商诸如海康、大华等也在推进自研算法业务,这就导致,在巨头林立的AI领域里,商汤不仅技术优势不够明显,同时还严重缺乏自有场景和商业生态,无法获得足够多的数据,反而要花更多的钱去推广和适配,这同样也是商汤掉队的主要原因。

此外,智慧商业为商汤第二大收入源,该业务主要是为商超提供AR导航、互动等服务,2021年贡献收入为19.6亿元,相较2020年增加了31.8%——但同期客户数量仅增长8.7%。

考虑到多地已经出现人口减退与财政困难的情况,智慧商业的前景也同样不太明朗。

另外,虽然商汤称自己为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但元宇宙新业务目前也还在投入阶段,暂未看到成效。另一大板块智能汽车业务,也同样不成规模,且前景不明,毕竟后者已经成为了车企、互联网公司以及AI企业纷纷下注的重点板块,头部品牌甚至早早就已经找好了合作伙伴,商汤想要在这里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不过,这并不能说商汤科技的前景就是一片黯淡,毕竟亏损的来源,主要还是对于研发的投入。研发投入虽然短期内不能带来可以令商汤科技独树一帜的优势,但技术积累和相关产出仍相当客观。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末,商汤科技累计拥有超过1万件全球专利资产,同比2020年增长了96%,其中78%为发明专利。

或许有一天,商汤科技能迎来蜕变,涅槃重生,迎来新的高光时刻。但目前,它还需要先品尝被冷落的滋味。

原创文章,作者:投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39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