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MAISY今年或许是汽车后市场最难熬的一年,特别是事故车领域,疫情、车险费改、油价、新能源车,像是悬在业内人士头上的“利剑”,不断削减着行业的生存和利润空间。从保险公司、
作者丨MAISY
今年或许是汽车后市场最难熬的一年,特别是事故车领域,疫情、车险费改、油价、新能源车,像是悬在业内人士头上的“利剑”,不断削减着行业的生存和利润空间。
从保险公司、主机厂4S店、汽配商再到修理厂、车主端,对“降本增效”诉求日益强烈。汽配产业链末端,一场优胜劣汰的“赤膊战”正在上演。
面对市场持续分化,邦邦汽服副总经理张立伟表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邦邦将继续以成为保险生态圈、维修生态圈、配件生态圈的高价值连接器和赋能器为目标,围绕产业链核心需求持续深耕,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数字运营与资源导入,实现行业的价值共生”。
01
顺应市场分化
聚焦核心供应商链接赋能
2022年第一季度多地疫情爆发,上海封控长达2月以上,在汽配经销商普遍受到交易下降、库存积压、运营成本提升、资金链周转缓慢等困难影响时,邦邦汽服通过延长还款期限、减免逾期罚息的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张立伟表示,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邦邦汽服一直在聚焦核心供应商布局,优选核心备货服务商与核心落地服务商,建立供应链协同服务标准体系“邦盟”,除了金融支持以外,更通过订单导流、品牌背书和数字化运营工具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平台资源向核心供应商倾斜,发挥平台“放大器”作用,为其拓市场、补短板。
“目前来看效果不错,现在邦邦采购量在某些供应商的销售占比达到30%甚至更高”,张立伟介绍道。
据了解,邦邦汽服已从覆盖全国354个地市的4000余家合作供应商中,围绕28个乘用车品牌车型件(占85%市场保有量),优选出400家核心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汇聚订单需求,放大销售半径,并打通全国集采的链路。未来预计“邦盟”还将进一步扩容,目标数量是800家,承接平台70%以上的配件需求。
疫情等多变的新形势考验下,邦邦汽服核心供应商的选择上更关注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核心备货服务商分两类:一个是专注单项件的供应商,例如专做保险杠的批发商、工厂端;另一个是多品类或品质覆盖较宽的集成供应商。
对于核心备货服务商,邦邦汽服看重其整合优化、产品组合和布局能力,结合保险公司理赔需求以及事故件特点,通过网格状产品矩阵寻源这些核心供应商,定位供应主体及其核心位置,根据品质对其分级,赋予其如PICC推荐认证配件、邦邦优品、邦邦再制造件等品牌商标运营权限,围绕同车系、同品牌在全国组建“圈子”——邦盟;通过全国全车件单品牌纵向整合,助推其优势“拳头”产品,扩展到更广大的市场区域,协助有量级的头部企业形成集采优势。
落地服务商方面,邦邦汽服看重其市场敏锐度及事故车终端服务能力,为其补齐产品组织能力弱的短板,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速度,助推其下沉至一线城市的重点区域及三四线城市做本地化服务。
对平台来说,与上下游链接的紧密度往往是很大考验。邦邦汽服的优势,在于对独立和综合修理厂理赔环节等末端主导能力更强,通过订单导流与零售服务核心供应商(B)紧密互动,当区域需求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带动核心供应商向上游工厂端(M)集采,即“M2B”。
“邦邦汽服在商用车领域已经打通所有品牌直属库,乘用车也是同样逻辑,单个经销商很难获得较好的议价能力,与工厂端签署合同门槛较高,一般要几千万上亿的交易额。通过邦盟打通全国各地汽配服务商,统一与直属库谈合作会更容易。” 张立伟表示,近2-3年,围绕这一路径,邦邦汽服得以逐渐将服务做深做细。
02
坚守平台定位
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无论是平台还是汽配连锁,最重要的就是角色定位要精准。”张立伟强调,2017年成立至今,邦邦汽服一直明确平台定位,坚持‘不碰货’,通过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合规化,为核心供应商解决货源组织问题,并与经销商、配件商、工厂长期保持良性互动。
无论是最早与美国CAPA及中国中汽研合作的原厂同质件“PICC推荐认证配件”,还是以过保车辆为目标客户,对标市场品牌件的“邦邦优品”、国内主机配套件 “邦邦臻品”、邦邦“商用车大件”,还是双碳风潮下的“邦邦再制造件”,邦邦汽服一直试图结合保险公司理赔中不同客户、不同车龄的差异化诉求,充分调动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定义配件标准、品牌化标准、数据标准,建立配件产品标准体系,“邦邦严选”就此应运而生。
不同于以往的品牌塑造,“邦邦严选”侧重点在于打造产品品质承诺和标准体系。实现配件产品在质量品质、品牌描述及产品数据上的统一,在提升产业主体间协同效率的同时,在配件流通领域建立信任,推动行业内优质产品的品牌化发展。
“零售服务核心供应商在推广自己品牌时往往很难,如东阳、帝宝这样具有区域影响力,在市场上有一定品质保障的品牌,通过‘邦邦严选’体系,其营销效应将得到放大”,张立伟介绍道。
2022年,邦邦汽服的着眼点进一步拓展到再制造领域。张立伟表示,去年国家曾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再制造发展,但目前将其“落地”的平台型主体还不多,其核心难点一方面在于产品力和标准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对再制造认知普遍停留在“高仿假冒”等不实层面。
为此,邦邦汽服协同中汽研共同发起成立亚太认证零部件再制造委员会,联手优质再制造工厂建立《邦邦再制造认定标准》,对合作再制造企业管理体系(生产资质)与四大类产品技术规范(包括铝合金车身、铁质车身、LED前照灯、五大总成部件)进行严格认证,从源头严守“精益制造”理念。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例如灯具、钣金等核心供应商和产品通过该体系认证。邦邦再制造产品不仅可提供2年质保,更建立了售后专属通道与服务条款,带动再制造工厂一起面向终端营销,为市场建立全新认知。
张立伟表示,依托智能询报供一体化平台“驾安配”、损余回收管理平台“邦收配”、低碳维修管理平台“邦修配”组成的数智化供应链,邦邦再制造具有打通上下游的完整解决方案和清晰路径。不过,推进过程仍需稳扎稳打,“现行标准门槛较高,符合条件的再制造工厂目前还不多。发展有赖大量重运营的工作,未来还需要流量端的认可和支撑”。
受疫情、车险理赔压力等冲击,今年事故车生态体系内的各方都存在“降本增效”要求。如何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周转运营效率成为平台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张立伟表示,在产业链末端,事故车供应链高度分散、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整合和发展过程需要长期迭代,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随着保险公司理赔减损压力的增加,在线化、透明化、合规化要求越来越高,原有汽配经销商体系因商业规则改变面临“洗牌”,汽配商正在加速分化。
另一方面,4S店传统燃油车销售疲软,售后客户流失严重,降本压力和外采需求增大,从系统对接、质保和成本三方面要求来看,自建体系不符合成本效益。而这些对于平台来说,都是一场难得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后市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3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