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俄罗斯空降兵的一辆BMD-2伞兵战车在进行伞降时失败坠毁,摔成了一堆零件。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信息,在在奥伦堡州的大规模空降演习中,2辆伞兵战车因为降落伞故障坠地损坏,所幸此次空降演习中并没有人
这是俄罗斯空降兵的一辆BMD-2伞兵战车在进行伞降时失败坠毁,摔成了一堆零件。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信息,在在奥伦堡州的大规模空降演习中,2辆伞兵战车因为降落伞故障坠地损坏,所幸此次空降演习中并没有人车一体空投的科目,战车空投事故只是摔毁了伞兵战车,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俄罗斯空降兵曾经发生过多次BMD-2伞兵战车空投坠毁事故,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空降兵装备了大量的伞兵战车。俄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师级重型机械化空降部队的国家,拥有近900辆BMD-2M/BMD-3/BMD-4伞兵战车,就是美国和中国的空降兵也没有如此之多的空降战车。
自1930年代苏联红军建立空降兵部队以来,俄罗斯空降兵部队就创下了无数的光辉荣誉。作为技术水平最高、投送能力最强、反应速度最快的部队,一直受到高层的重点关注。在不懈努力下,俄罗斯空降兵已经部分实现了“机械化空降兵”,成为了全球当之无愧的最强王者。
一提起俄罗斯空降兵和俄式BMD伞兵战车,很多人马上就能说出俄罗斯的“人车一体空投”技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连中国和美国的空降兵也没有。其实中国和美国不发展“人车一体空投”,并不是这玩意具有高不可攀的门槛,只有俄国人能搞定,其他国家都搞不了。而是因为“人车一体空投”的危险性太大,而且并没有极大提高伞兵战斗力,对空降作战没有质的改变。
苏联空降兵在上世纪60年末提出了研制BMD伞兵战车的一体化空降技术。到1973年,苏联空降兵学院教官祖耶夫和亚历山大两人乘坐一辆BMD-1战车进行世界首次人车一体化空降试验。1983年,完成BMD-1伞兵战车的“舍里夫”无货台空投系统试验。但直到苏联解体,苏联空降兵也没有做过整车全员的一体化空投。伞兵战车一体化空投在苏联并没形成战斗力。
(这是解放军的伊尔-76运输机一次连投三辆伞兵战车)
到1998年8月,俄罗斯才实施了首次伞兵战车满员的载人空投试验,俄第76近卫空降师的7名伞兵,乘坐一辆BMD-3伞兵战车从伊尔-76飞机空投伞降落地。目前,俄罗斯空降兵也不具备超过连级以上建制的人车一体化空投能力,少数军事演习最多人车一体空投一个BMP战车连,大多数BMP战车是人员和车体分开伞降的。
所以,俄罗斯的人车一体空投技术,只是偶尔在国际联合演习或国内大型演习时进行过数辆战车的一体化空投表演。似乎更多是处于一种宣传上的需要,让外界感觉俄军很牛逼,其实俄军自己都很少使用。
主要原因还是太危险了,多达12个主伞,必须可靠的逐一打开,如果有一个主伞打开失败,也会导致战车坠毁。按照计算,不论是使用火箭减速技术,还是使用气囊减震系统,人车一体空投的成功率大约在95%左右,这意味着每空投一百辆伞兵战车,将有5辆坠毁。这种坠毁率对于一直正常的军队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俄罗斯BMD-2伞兵空降战斗车在进行人车一体化空投时需要配备的独特座椅,名为“卡兹别克-D“的减震座椅,是蚌壳式伞兵减震座椅,可以用于该车携带乘员进行人车一体的整车伞降。该座椅的外形与联盟号宇宙飞船返回舱的航天员座椅相似。
这张图能对比出来:俄式BMD1伞兵空降战车有多矮小。
此外,人车一体化空投并不会极大地增强空降兵的突击能力。伞兵战车整体空降到地面以后,依然需要乘员对车辆进行整备作业,需要解脱伞具和缓冲装置,调整战车火控和液压设备,安装天线等附件。与我军新型的人车同机分体空投技术,只缩短了5分钟。
中国早在2003年就掌握了重装空投系统。以俄罗斯的BPS空投系统为基础研制,2003年由中航工业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研制定型,使用打开有3000平方米的四部主伞和气囊减震系统,可空投03式伞兵步战车等10吨级的武器装备。
重装空投技术是非常复杂的,这种技术即便是目前,世界上也只有中美俄等国掌握,而且成功率并不高。中国在研制重装空投系统时,也多次失败。
这是模拟试验空投,主伞开伞时,伞绳被重力拉断,模拟装备直接就拍在地上,设备摔的粉碎。
中国空降兵曾经做过对比试验,利用俄制伊尔-76运输机能够进行三门四路伞降的优势,可将三辆8.3吨重的03式伞兵战车从尾门一次投下去,然后21名伞兵战车的乘员同时从伊尔-76运输机的侧门跳伞,伞兵与战车几乎同时降落到地面。
乘员可以在5分钟内找到自己的战车,在5分钟内对战车进行作战整备,完成战车连队集结。其反应速度并不逊色于俄式的人车一体化空投。这就是中国不发展“人车一体化空投”的主要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38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