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市值破万亿,王传福距离“东方马斯克”尚有距离

作者丨洁云 摘要:1.比亚迪成为A股市场中首个登顶“万亿市值”的国产汽车品牌,其背后的创始人王传福当初放弃铁饭碗选择下海经商,可谓影响了整个国产汽车市场的历史。2.从&ldqu

作者丨洁云

摘要:

1.比亚迪成为A股市场中首个登顶“万亿市值”的国产汽车品牌,其背后的创始人王传福当初放弃铁饭碗选择下海经商,可谓影响了整个国产汽车市场的历史。

2.从“电池大王”到“造车狂人”,从发展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王传福的选择也曾遭遇过市场的怀疑,但王传福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将这些压力都一一扛了下来。

3.今年,比亚迪成为首个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对比亚迪来说,告别燃油车赛道,它的底气何在;对王传福来说,他对技术的追求又能为比亚迪创造什么优势?

6月10日,比亚迪在A股的市值突破了万亿,成为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自主汽车品牌。而在此之前,比亚迪更是以1292.3亿美元的总市值超越大众汽车,成为继特斯拉和丰田之后的榜单第三。

“万亿市值”可以看成是比亚迪作为国产汽车品牌的一个里程碑。

比亚迪市值破万亿,王传福距离“东方马斯克”尚有距离

曾经,马斯克用“很烂”来形容比亚迪的车,而王传福则用“比亚迪分分钟能造出特斯拉”霸气回应。如今,比亚迪在国内市占率已经超过20%,表现非常稳定,今年更是赶超特斯拉成为“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这份成绩对王传福来说,是否已经足够满意了呢?

穷小子的“电池梦”

出生于1966年的王传福,其人生的上半场并没有受到上天的眷顾,在王传福13岁的这一年,父亲因病去世,仅留下三间家徒四壁的残破瓦房,两年后,母亲也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而为了赶回家见母亲的最后一面,王传福因为缺考而错过了中专的录取,这一年王传福仅15岁。

此后,哥嫂就是父母,他们虽然赤贫,却依然负担起王传福的学费,而王传福也深知,唯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最终,他在当年淘汰率高达60%的高考中被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大学录取,成为当年村里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

王传福在大学攻读的是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读研,由于深受导师赏识,三年之后留院任职。由于研究成果突出,26岁的王传福便被破格提拔为副主任,主持全所工作,作为全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王传福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如果故事只到这里,现在可能就没有了比亚迪这个品牌,但对王传福来说,安稳度过一生也未必不是一件幸事,人生或许少了点风浪,但寻常也是福气,但王传福却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

1993年,王传福所在的研究所和包钢集团合作,在深圳成立了一家镍氢电池制造公司,王传福被派往深圳负责筹建并担任总经理。

比亚迪市值破万亿,王传福距离“东方马斯克”尚有距离

90年代的深圳,吹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更被天南地北的深漂称为“遍地黄金”,不少人来深圳就是为了完一个发财梦,大家都认为只要有梦想,在深圳就有机会。

后来王传福回忆起当初,他表示“我在研究院任职,也挺好,铁饭碗。但是那时候我们也是年轻人,我们不安现状,就跳出来,到了南方深圳。” 一边是难以提升的“铁饭碗”,一边是可以奋力一搏的“商海”,王传福选择了后者。

而王传福之所以辞掉“铁饭碗”,看中的就是当时堪称“奢侈品”的大哥大背后的镍镉电池,一台大哥大售价为2-3万元,而里面小小一块电池的售价也在千元之上,嗅到了当中商机的王传福,果断“下海”。

创业初期,资金是最大的难题。王传福曾尝试过银行贷款和融资,但面对着一个完全没有创业背景的创始人,仅凭一张嘴的王传福显然无法找来投资。

最后,王传福找来了自己的表哥吕向阳和朋友夏佐全,两位更早下海,也积累了“一桶金”,他们爽快地为王传福筹到了250万元并创立了比亚迪,王传福一个人兼任董事长、销售、工程师、一线工人等多职,就这样干了起来。

从“电池大王”到“造车狂人”

由于王传福是电池行业出身,有着技术底气的他直接从电池生产核心技术研发着手,买不起自动化生产线,王传福就开发出“夹具+人工”的人机协作半自动化生产线,最大化地使用了人力资源,也大大的节约了成本。

公司成立仅三年便已经卖出1.5亿块镍镉电池,比亚迪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电池生产商。

当初王传福自己研发的“夹具+人工”半自动化生产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比亚迪和王传福拥有了“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能力,将技术牢牢握在手里,成了比亚迪日后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随着大哥大时代的落幕,王传福又研发出锂电池及其生产线,成为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品牌的电池供应商,这时候的比亚迪已经发展成了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生产商,仅次于日本三洋。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一年之后,比亚迪超越了日本三洋,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商,比亚迪站上了巅峰。

但越是顺利,越是登高,王传福的忧虑也越重。虽然已经收获了“电池大王”的美誉,但王传福始终认为电池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太小,他算了一下,即便比亚迪接下来能垄断全球的电池市场,也不过是一年几百亿的产值,这还不足以让王传福满足。

而就在此时,另一个正在爆发中的行业跃入了王传福眼中,那就是汽车。说干就干,王传福在股东的一片骂声中收购了秦川汽车77%股份,正式踏上造车之路,对此,王传福曾认真的回应道,“我干这件事是坚定不移的。”

值得一提的是,同在2003年这一年,大洋彼岸的特斯拉也正式成立,两位造车狂人正式开始书写各自的疯狂故事。

事实上,彼时资本市场和股东均不看好王传福“造车”,这其实不难理解,比亚迪做电池已经做到了极致,接下来只要维护好企业关系,比亚迪就能稳稳当当的赚钱。但选择“造车”,比亚迪将从ToB业务跳到ToC业务,业务模式完全不一样,而且“造车”对于技术投入的要求很高,投入以后能否造好车,造好车以后能否卖好车,这完全是未知的。

在比亚迪宣布“收购秦川”后,其股价便在两天内暴跌了30%。但王传福坚持认为,此次收购是为比亚迪5-10年后的盈利做准备,收购秦川汽车的真正意义在于建立一个汽车电池产业化的平台,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将决定比亚迪的未来。

事实证明,王传福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比亚迪此时对技术研发的远见和重视,是其能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导者的重要底气。

两年后,比亚迪的首款量产车型F3正式下线,虽然市场普遍认为其“借鉴”了丰田卡罗拉,但仅为卡罗拉一半的售价,还是让F3快速实现了10万台的销量。此后,比亚迪陆续“借鉴”了不同汽车品牌,推出了F0、F3R、G3、L3、F6等多款车型。

比亚迪市值破万亿,王传福距离“东方马斯克”尚有距离

诚然,比亚迪在燃油车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但明显有着“对标车款”的比亚迪系列,并不能获得市场口碑,而只能凭着“低价”挤入低端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后,比亚迪的燃油车始终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2010年开始,比亚迪燃油车销量便开始下滑。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合资车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探,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国产汽车品牌并不占优势。

另一方面,比亚迪此时已开始拓展新能源车业务,对燃油车的研发相对滞后,从2013年比亚迪推出首款王朝系列“秦”开始,其后大部分的车型都采用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系并行的模式,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越来越高。

王传福告别燃油车赛道

今年3月,比亚迪发表公告称,将彻底停止生产传统燃油汽车,市场既有震惊,也有不解。毕竟,虽然比亚迪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但作为首个将燃油车和电动车完全切割开来的车企,比亚迪底气何在?

比亚迪市值破万亿,王传福距离“东方马斯克”尚有距离

事实上,从王传福决心进军汽车行业后的种种动作来看,“比亚迪彻底告别燃油车”这一决定并不难理解。

正如王传福所言,其进入汽车行业并不是为了做汽车,从F3做到F6,都只是为新能源汽车开路而已,因为只有新能源汽车,才能将他的电池用上,建立起自己的汽车电池产业化平台。

在首款燃油车F3大卖之后,王传福几乎把所有利润都投入到电动车的研发当中。2008年,比亚迪的第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DM1.0横空出世,这是世界上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动汽车。

2021年,比亚迪推出了第四代DM-i系列混动产品,其可根据不同路况,实现纯电、纯燃油和混动三种行车模式切换,既能提高续航能力,又能降低油耗,推出后便大受市场欢迎。

除了混动系统,比亚迪还自研自供刀片电池,同时在自供IGBT芯片、碳化硅、其他车规芯片业务等方面均进行了布局。目前,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MCU芯片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还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

在技术实力上,比亚迪一直默默积累,而从2009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推进新能源车的发展,此后的几年间,比亚迪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其在比亚迪总销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全年的销量约为730093辆乘用车,其中,燃油车销量为136346辆,新能源车销量为593745辆,新能源的销售占比超过80%。

比亚迪市值破万亿,王传福距离“东方马斯克”尚有距离

在今年3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未来会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抛去燃油车这个“包袱”后,王传福将能更专注发展新能源业务。

当然,尽管“万亿市值”的光环足够亮眼,但比亚迪也并非全无后顾之忧,增收不增利以及难以冲击高端化一直是比亚迪的两大难题。

作为一名技术狂人,王传福对比亚迪的技术投入从来是不吝啬的,但在技术方面持续保持优势的同时,比亚迪或也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更好盈利,以及提升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曾表示,“比亚迪的王传福很清楚什么是自己能做到的,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马斯克则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我更愿意选择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曾在2010年购买了比亚迪25%的股权,这成为了巴菲特投资生涯中唯一持有的中国公司。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到底谁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可能要到最后一刻才能揭晓,但对于王传福来说,他似乎早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他对追求技术所贡献的热情,对追求梦想所付出的执着,或许早已超越了一份单纯的事业。

原创文章,作者:比亚迪,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38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