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岑:要发挥好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未来或者说现在已经成为了打造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的战场。”5月27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岑在新京智库春季峰会“金融之策”分论坛上表示,数字时代的到来,以文化和数字技术融

“未来或者说现在已经成为了打造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的战场。”

5月27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岑在新京智库春季峰会“金融之策”分论坛上表示,数字时代的到来,以文化和数字技术融合为特点的文化新业态不断丰富着国际传播的形式与内容,也为中华文化突破时空界限、文化壁垒、语言障碍,以及进一步扩大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更多空间和可能。

我国提出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未来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而金融在文字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以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重要的作用。金融全面支持和支撑发挥了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优势。为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金融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此次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分论坛主题为金融之策:“数字时代”金融助力打造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

赵岑发表主旨演讲称,金融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通过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市场,推动必要的资本流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点领域。

根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报告(2021)》,2019年~2021年,以智能化、虚拟化为方向的文化产业融资项目数量增加明显。2021年,两个方向融资项目数量占当年总融资项目数量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从科技和文化产业各行业融合情况看,2021年音乐与音频、体育、新闻信息服务行业智能化项目数量的占比分别为34.5%、31.4%和23.2%,影视和游戏行业虚拟现实方向的项目数量占比分别为16.0%和12.5%。同时,文化企业通过沪深股市股权再融资获得资金主要用于“文化+科技”新项目的开发,2021年沪深股市文化产业股权再融资超80%的项目为自有项目开发融资,其中,超70%的项目将再融资资金投入到5G、VR、AI、高清视频、新一代媒体服务与大数据平台等领域。

提及更好地发挥金融作用,赵岑认为,当下尚需进一步提升文化企业的治理能力,提升文化金融的活跃度。数字时代文化企业需要加大对优质内容及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投入,需要更多资本投入、更灵活的金融工具组合。目前而言,我国文化产业主体运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针对文化科技类企业实施的服务和政策还需要加强,自注册制改革以来,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文化科技类企业数量占比仍不足5%,2019年到2021年,我国文化科技类上市企业每年在A股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金额占整个市场再融资金额的比例还不足4%,债券融资的金额占比不到1%。所以,需要进一步推动和提升文化企业治理能力,发挥好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赵岑称。

文化产业数字化有风险,金融政策可精准帮扶

演讲中,赵岑表示,金融发挥着风险管理与分担的作用,为文化的科技化、数字化发展以及国际化传播保驾护航。

他认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和国际化有特殊风险。首先,由于文化企业创意性的特点,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其次,文化出海面临着“文化折扣”的影响,各国关于文化企业类的政策不同,文化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也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文化作为轻资产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但是,金融在服务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与传统业务不同的问题,评估难度较大,标准化程度不高,造成了很多文化金融项目难以实现精准的风险定价,金融行业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和特征把握还不是很准确。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文化金融本身的有效性和效率,所以出现了有效供给长期不足的问题。

“我们也看到各地,各机构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发挥着金融在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担中的作用,增强文化金融的有效供给。”赵岑称,可以看到各地充分发挥担保、保险和风险池的风险分担作用,通过设立针对文化的政府、金融机构联合分担的风险池,来设计专有的文化类政策性担保产品、创新的信用保障保险,分担文化企业本身的融资风险,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此外,各保险公司在积极创新各类保险产品的同时,还推动文化金融服务下沉,化解文化类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比如针对非遗产品、古建筑等项目的溯源、保护等,保险公司开发了非遗保险产品、文保建筑创新的保险机制等,针对影视类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风险,保险公司也推出如完片担保、影视类责任险等多种产品。

赵岑表示,各地联动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在疫情期间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纾困机制,通过再贴现、再担保、再贷款等政策,与产业发展政策相协调,相融合,进一步精准帮扶文化企业。

发挥金融稳定器作用,推动线上线下业态融合

在赵岑看来,金融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对于加大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了可能性,推动线上线下业态的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线下实体企业仍面临着营业中断的影响,恢复速度并未达到预期。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40亿元,同比下降22.7%,“五一档”电影票房共计收入2.9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2.26%。

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营业收入达218亿元,下降6.4%。

赵岑表示,文化娱乐休闲服务领域是文化产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旅游的重点领域,是文化内容变现的主要渠道,也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要场景。“针对文化产业与线下业态为主的一些领域,各地应做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向文化与旅游产业倾斜,对区域重点企业要进行摸底,摸排,保证抗疫纾困政策更有针对性、精准性和持续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他认为,在鼓励金融助力文化产业的同时,还要关注引导,做好相应的风险把控。文化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民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一直强调文化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要避免过度资本化和商业化。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制度建设,引导金融在助力文化产业过程中坚持“双效统一”,正确理性地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另外,政府可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各种重大的公共服务项目和重要的文化建设项目,发挥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各地也可以通过创新的政府专项债,包括文旅PPP项目等模式,支持新时代文化建设工程落地,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深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进一步高标准地推动优质的文化惠民工程。

“我们说要引导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包括三大政策性银行去为整个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和旅游的项目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的综合优质的金融服务支持,以此推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能够对当地文化保护,艺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赵岑在演讲中还提及,政府可以依托金融天罗地网的检测防御系统,严厉打击利用文旅项目非法集资,包括恶意逃债、逃废债等行为,建立核心企业重大项目常态化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精准防御,化解企业股权抵押,包括资金断裂相应的风险,促进文化金融的健康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王心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37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