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凌“韭菜股”

作者丨木卫芒果超媒的营收数据于2020年Q4季度达到了顶峰,为45.3亿元,整个2020年总收入达140.06亿元,同比增长12.04%。但此后,这个数据就一直呈下降的状态,截止至2022年Q1季度,

作者丨木卫

芒果超媒的营收数据于2020年Q4季度达到了顶峰,为45.3亿元,整个2020年总收入达140.06亿元,同比增长12.04%。但此后,这个数据就一直呈下降的状态,截止至2022年Q1季度,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营收下降了,2022年Q1季度营收为31.2亿元,同比下降22.1%。

近期,伴随着王心凌再度意外翻红,娱乐市场的消费端和投资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比如“王心凌男孩”(与“刘畊宏女孩”相似的一类消费群体)和“王心凌概念股”(股民对于芒果超媒股吧的戏称)。

如今,随着王心凌热度的逐渐消退,相关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也渐渐回归了理性,资本狂欢的浪潮退去后,才能更方便地看出问题所在——王心凌对于其背后的芒果超媒,也许是一剂续命针,而不是救命针。

01

爆火背后的市场逻辑

从王心凌爆火的过程来看,王心凌的爆火显然是芒果超媒“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 在“浪姐3”(芒果超媒主打栏目《乘风破浪的姐姐3》)中,在第一期中,不论是初期的宣发还是节目正片中的出镜率,王心凌的面孔都少得可怜。显然,芒果超媒始终没有将王心凌作为主要的包装对象去宣传,而是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少女时代郑秀妍和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等在芒果超媒看来更加具有流量价值和话题感的“情怀明星”上面。

然而,芒果超媒低估了王心凌的商业价值和其粉丝的数量与实力,第一期播出后,便有大量粉丝对此不满,要求增加王心凌的镜头。迫于压力,芒果超媒在第二期中改变了原来的剧本,大量增加了王心凌的参与度,根据粉丝统计,第二期中关于王心凌的镜头达38个,超过了10分钟,是第一期中的2倍。

王心凌的爆红是偶然的,但是隐藏于其后的市场规律却是必然,这些潜在的规律才能真正决定并且解释为什么是王心凌能够爆火。

首先,芒果超媒多年经营下的综艺娱乐产业和其王牌综艺“浪姐”系列是王心凌能够爆火的物质载体。

作为湖南广电旗下的上市公司,芒果超媒于2018年由快乐阳光等五家公司合并成立,尽管成立时间晚,但是扩张的速度很快,以二级市场的表现为例,2020年,在“浪姐1”播出后,芒果超媒的股价从39元涨到了81元,全年股价上涨约107.7%;2021年,伴随着“浪姐2”的播出,芒果超媒的股价继续保持上升,一度达到了92.9元的历史顶点,市值也突破了1700亿元大关。得益于优良的股市表现,芒果超媒一度也被称为“传媒白马股”。

业务方面,芒果超媒就好像市场中的“偏科学霸”,尽管在长视频领域远不及“爱优腾”三座大山,但是在综艺领域确实无可置疑的“老大哥”。除了“浪姐”系列,早些年脍炙人口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向往的生活》《明星大侦探》等优秀的综艺节目都是出自于芒果超媒之手。根据云合数据的统计,2021年全年,芒果超媒独播综艺占上新总量的95%,正片有效播放量达到30亿,占总播放的99%,在综艺市场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因此,有了这样一个稳定的大东家,王心凌的爆火是有物质基础的。

其次,“怀旧”似乎成为了近年来芒果超媒的财富密码。

综艺领域,“喜新厌旧”应该是市场的常态,要想实现持续的盈利,综艺公司就必须不断地推出新的形象,或者给旧形象上贴上新的标签。如果综艺开始打“怀旧牌”,那么只有一点原因,便是没有新形象可供推出了。除了“浪姐”系列这种怀旧向节目之外,芒果超媒旗下还有《声生不息》(专注于做怀旧港乐)《欢迎来到蘑菇屋》(07年快男重聚)等各种类型的怀旧节目。

其实,不只是综艺,整个内娱圈似乎都在刮“怀旧风”,比如刘畊宏的健身操、崔健的摇滚、周杰伦的演唱会,人们怀旧的背后,不仅是对于过去娱乐产业群星闪耀时代的呼唤,更是对于现在流水线造星、内容缺乏创意现状的无奈。因此,当受众口味发生变化,不再一味追求新生代的“小花旦”而开始回忆自己时代的“小花旦”的时候,王心凌的爆火便有了受众基础,那句“我们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就是最为通俗的解释。

最后,疫情影响加持下,在综艺产业中,男性受众的贡献在上升。

刻板印象中,由于女性对于追星、娱乐和情感方面的需求要高于男性,因此综艺节目面向的受众大多数一直为女性,对于男性是忽略的。如果我们观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的话,不难发现,当前我国最为庞大的男性人口群体集中于35岁-60岁之间,相比于年轻人,这部分中年人虽然有着绝对优势的消费能力,但是在社交媒体的参与度是不如年轻人的,因此,像芒果超媒这种注重流量的综艺公司,其原本的目标受众就是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女性群体。

而随着疫情时代的来临,居家办公迫使中年男性开始广泛且深度地接触社交网络,如此一来,新的流量蛋糕便会产生——当中年男性拥抱社交网络时,社交网络上的“商家们”也必须拥抱他们曾经嫌弃过的“中年油腻男”,投其所好。

对于芒果超媒来说,这帮中年男性年轻时听过的歌、追过的明星便成为了良好的切入点,他们乐于见到曾经的“白月光”依然活跃在眼前,并且乐于为此花费金钱。从百度指数关键词“王心凌”的人群画像中可以看出,在性别比方面,女性搜索占比50.38%,男性搜索49.62%;同时,骨朵数据显示,“浪姐1”中男性观众占比36.24%,“浪姐2”为36.62%,“浪姐3”则达到了40.8%。可以看出,男性观众在综艺圈的力量正在逐渐增大。

而且,收入更高的男性群体对于偶像的支持也更加“豪气”和不理性,从消费走向了投资,在王心凌势头正盛的那段时间,芒果超媒股吧被“王心凌男孩”攻占了,满屏都是诸如“你一手我一手,心凌80还能跳”“心凌不夺冠,做空芒果台”的标语,同时,“王心凌男孩”们也纷纷晒出自己买入的股票数量。当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王心凌男孩”的大力支持下,芒果超媒的股价逆势上涨,5月24日,芒果超媒的收盘价为37.44元,达到了6个月以来的最高峰,环比增长5.46%。

02

王心凌是救命稻草吗?

对于芒果超媒来说,王心凌只不过是一剂续命针,也许她能够带着芒果超媒的股票抬一抬头,哪怕这支股票在抬完头之后又很快地跌了回去,她之所以能够爆红,是观众们用感性地双手将其捧上神坛的,而市场不会一直讲感性,热度总会退散,投资总会回归理性。

王心凌能够带给芒果超媒一时的甜头,但无法解决芒果超媒的系统性问题。笔者认为,芒果超媒的系统性问题,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讲:

第一,业绩疲软。

对比芒果超媒2020年到2022年Q1季度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芒果超媒的营收数据于2020年Q4季度达到了顶峰,为45.3亿元,整个2020年总收入达140.06亿元,同比增长12.04%。但此后,这个数据就一直呈下降的状态,截止至2022年Q1季度,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营收下降了,2022年Q1季度营收为31.2亿元,同比下降22.1%。

净利润方面,可以用大刹车来形容,2020年,芒果超媒的净利润为19。82亿元,同比增长71.42%;到了2021年,芒果超媒实现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6.66%。从数据上来看,造成“大刹车”的直接源头出在2021年Q4季度,这一季度内,芒果超媒的营收第一次出现了同比负增长,跌幅达17.9%,自然,净利润方面也相应地下跌了64%。

对于各项主要指标的下滑,芒果超媒的回应是:新冠疫情反复影响了内容生产进度,导致芒果 TV一季度重点综艺节目排播延后,《声生不息》和《浪姐 3》分别延后至 4 月和 5 月播出;另一方面,上年同期收入基数相对较高,也导致营收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营收和利润都处于大滑坡中,芒果超媒却仍然是国内各大长视频平台中唯一实现盈利的平台。但是,这并不是芒果超媒有什么盈利的高招,而是它的出身根本不同于“爱优腾”等老牌平台。作为背靠湖南广电的传媒体,芒果超媒不必像爱奇艺那样大量撒币、四处购买版权,直接拉高成本,从而积攒了高额的亏损。

作为芒果超媒的第一大供应商,湖南卫视通过大量地向芒果超媒出售低价版权,使得其能够规避掉相当的成本,实现正向的盈利增长,根据2021年年报数据,2021年,芒果超媒的销售客户前两大客户为关联交易方,合计占比32%,销售金额为49.5亿元,其中,第一大供应商湖南广电的采购额占到了11.43%。

不过,随着近两年国家对于文娱产业的监管日益收紧,湖南卫视自从被以“过度娱乐化”约谈过后,也会渐渐缩紧市场化的手,这一点,无疑会加重芒果超媒的经营成本,给其业绩雪上加霜。

第二,脆弱的收入结构。

从2021年的财报内容来看,芒果超媒的业务结构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与运营和内容电商,2021年,这三大板块为芒果超媒的营收数据分别贡献了73.33%、12.23%、14.05%,可以看出,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综合视频业务)是芒果超媒营收结构中的主力军,尽管另外两个板块的业务加起来也有超过25%的贡献,但是其均处于亏损状态,以内容电商为例,2021年初,“小芒电商”上线,经过一年的发展后,效果并不理想,其毛利率仅有8.73%,全年实现收入2.5亿元,但是亏损却达到了2.8亿元,可以说,拖了公司的和后腿。

如果对营收“主力军”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进一步进行拆分,可以获得芒果超媒具体的变现方式,根据其2021年的财报,芒果超媒的营收可以分为广告业务、会员付费业务、运营商业务三大板块。其中广告业务于2021年实现营收54.53亿元,占总营收比为35.51%;会员付费业务实现营收36.88亿元,占总营收比为24.02%;运营商业务实现营收21.2亿元,占总营收比13.81%。

前文已经提到了湖南卫视缩紧了市场化的手,因此,原本最为稳定的运营商业务的数据也势必要打折扣。此外,广告业务和会员付费业务是典型的流量偏好型业务,其随着池内流量的潮涨潮落而变化。因此并不稳定。

广告业务方面,以“浪姐”系列为例,根据统计,“浪姐1”的播出吸引了13家赞助商,直接带来了4.5亿元的广告收入;“浪姐2”得益于第一部的口碑,吸引了更多的赞助商,总计达到了15家;而到了“浪姐3”,赞助商只剩下了6家,还未达到第一季的一半。

广告业务拉闸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口碑的效应,更重要的是大环境的变化,根据《2021综艺植入白皮书》显示,相较于2020年,电视综艺以及网络综艺在2021年流失品牌厂商744个,新增品牌厂商483个,综艺招商品牌的流失比例远大于新增品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下行,大家都在降本增效,“金主爸爸”们也没钱了,对于芒果超媒来说,广告主流失的原因如果只是单纯的口碑问题倒还好办,然而大环境的“不可抗力”所带来的麻烦实在是难以解决。

会员付费方面,伴随着互联网流量市场被瓜分殆尽,视频行业也迎来了“存量竞争”的时代,对比各大长视频平台,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数分别为9700万和1.24亿人,而芒果TV的付费会员只有5040万人,只有两大巨头的一半。而流量市场又不像传统的制造业,流量就像雪球一样,越大越好滚,如果不努力争夺用户,那么旧有的用户群体也不可能守得住。

由此可以看出,芒果超媒的收入结构是比较脆弱的,特别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唯一较稳定的B端收入也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受到挫折。

第三,短视频领域的冲击。

随着移动端互联网的崛起,以抖音、快手等APP为代表的短视频文化异军突起,对长视频或者综合视频平台着实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文化理念上,更体现在对于用户流量的直接争夺上。

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中国的短视频用户已破8亿,而综合视频(包括网络电视剧、电影、综艺)用户为7.24亿,在市场规模和增幅上,短视频都已经超越了综合视频。

前文已经提到了,由于芒果超媒脆弱的收入结构,其过于依赖流量经济,流量不仅追逐流量本身,和综艺一样,流量也追逐新鲜事物,短视频固然不可能完全取代长视频和综合视频,但是其强大的创造性、造梗能力和复制力使得其能够在流量争夺上较之于长视频有更大的优势。

对于芒果超媒来说,能够与短视频同行们一较高下的,便是长视频特有的质量,然而,即使坐拥全国最优秀的综艺设计团队,仍然避免不了高开低走的“综N代”魔咒和流水线式的IP打造和题材生产。对于长视频和综合视频平台来说,缺乏过硬的质量和创意,是十分致命的,因为长视频往往要依靠打“大胜仗”来占领市场,而短视频则是通过数量取胜。

打个比方,如果把短视频比作李自成的农民军,那么芒果超媒便是明末的孙传庭,“他李自成可以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连一回也输不起。”

最后,笔者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即使是被资本包装成了一个看似强大的引力源也是如此,市场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非理性的外力干扰是一定会遭到反噬的。同时,面对业绩的下落和泡沫的崩坏,芒果超媒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究竟是行业的没落,还是行业回归正轨的表现?投资者也许擦亮双眼,莫做韭菜!

原创文章,作者:王心凌概念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35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