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市场的 ReFi 项目,碳 Token 本身的价值是依赖于负外部性内部化的国际准则,所以碳上链就可以让其 Token 自带价格。
原文标题:《聊聊钱和 ReFi》
撰文:Koi
做区块链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你可以成为一个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你可以决定你发币的数量和节奏,也可以决定要把你的币和怎样的人类需求绑定在一起来赐予其价值,还可以去调配这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你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你就可以用你发的币去激励用户从而达成一个更大的目标。当然这中间每一步都很难,每一步都是在用小团队的力量去做一个国家做的事情。
钱的来源与调配
先来看看国家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在现代社会,钱(法币,如人民币、美金、英镑等)的使用场景是有史以来最广泛的,金钱文化和消费主义让钱的地位至高无上,人们花大量的时间在赚钱和积累钱。但你再往上一层看,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被分配的呢?
目前的经济框架里,你买东西的钱的来源就两个:货币(央行印出来的)和借贷。而央行,就是通过控制发行货币的量和调整利率(利率高时信贷减少)来控制你手里的钱的多少。
信贷在当前的货币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的经济波动几乎完全由信贷(利率)来决定。短期中生产力水平(供给)相对稳定,信贷多少直接决定了需求的多少。我们来看看一个短期信贷周期:央行降低利率增加信贷导致支出增加,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收入增加信用度提高进而导致借贷进一步增加,循环往复。因为支出增长速度高于商品生产速度,从而导致物价提高,物价到某一水平后央行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会增加利率减少借贷,促使更多提前还款,减少消费。
短期央行可以通过利率来控制市面上的钱,可利率对长期的经济就不怎么起作用了 👐。当每一个短期信贷周期的经济增长和债务增长都超过前一个周期,信贷条件越来越宽松,尽管借很多债务,但收入和资产价格上升(借钱投资导致)使得借款人保持很好的信用。可当偿债成本增加速度超过收入增加速度时,信用开始降低,大量的违约开始出现,金融危机产生,这时财政手段开始干预,用税收进行财富再分配,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加。
所以你看,通过借贷利率来进行调控的现代社会货币体系会带来两个结果,要么是经济增长,要么是大量违约。经济增长这个目标放在工业社会时期很可行,大规模刺激生产让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看看现在的实体经济,哪一块还可以大规模增长?而大量违约这个结果其实不会让直接违约的人买单,而是会让整个社会买单,从而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加。
在现在这个高通胀、低经济增长、高失业率的时间点,我们确实看到了当前货币政策的各种问题,所以会让人进一步思考,基于信贷的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改进?
其实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起初就是为了解决当前货币体系中的信用问题。2008 年次贷危机的时候,中本聪希望设计一个不依赖于信用的电子交易系统,让每笔贷款都可以记录到一个单一的区块中,由于分布式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投资者可以看到 CMO 里的每笔贷款记录。区块链为价值转移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不依赖于人类的道德规范,而依赖于计算机的冷静计算,一切基于加密证明而不是信用。
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信用问题,但又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当信贷消失,利率不再起作用,在加密世界里怎么去调控经济?新的货币政策可以是怎样的?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调控用户对你发的币的需求?这个问题整个加密世界都在不断探索,不同的赛道的项目用的方式不同,但一个可持续的币圈项目一定需要拥有一个好的货币政策。
钱是一个工具
钱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目的,你去工作、去做生意、去每天追踪币价都是为了赚钱;但是从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钱是一个工具,通过货币政策(目前是调整利率)来控制人们手里的钱的数量,进而来激励人去实现政策制定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比如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稳定就业。
理解了这个逻辑,我们再回到币圈来看,其实每个可以发币的项目方都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他要是够聪明的话,可以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来激励用户去做自己想让用户做的事情。举个例子:最近很火的 StepN,对每天跑步的你来说是你通过跑步赚到了钱;也可以说项目方用赚钱的激励让你每天去跑步了(当然 StepN 项目方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你去跑步,但跑步至少是中间目的)。
所以,如果一个币圈项目方,它有一个 For Public Good 的目的(比如保护大自然 ♻️,比如关心自己的健康,比如帮助他人);自己发的币又有多个使用场景从而能维持一定的价值;再加上一个优美有效的货币政策,那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币去激励用户做好事,反过来也让一群做好事的人赚更多钱。而当项目的目的是保护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时,就落入 ReFi 的范畴。ReFi(Regenerative Finance)就是运用钱来激励人去做对生态有帮助的事情,使自然资源再生。碳市场是 ReFi 里的其中一个分类,简单来说就是用钱去激励企业少排碳。
碳市场上链
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负外部性,因此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将排放带来的负外部性内部化。负外部性内部化的解决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确定排放者需为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个过程被称为碳定价。
碳定价机制一般分为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这两种机制在减排机理上有本质区别:前者指政府指定碳价,市场决定最终排放水平,故最终排放量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后者指政府确定最终排放水平,由市场来决定碳价,故碳价大小是不确定的。我们一般所说的碳市场特指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对单位碳排放量/减排量进行交易的市场。
根据市场是否具有(履约)强制性,可将碳市场分为强制性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其中,强制性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为控排企业,这些企业被政府规定每年的碳排放只能控制在被分配的碳排放额度内,超出部分就要进行罚款。强制性市场的交易产品主要为碳排放配额:没用完碳排放额度的企业卖给缺少额度的企业(为了履约)。自愿性碳市场参与主体主要为减排项目/企业(卖方)、控排企业(买方),交易产品为碳减排量(碳信用)。比如有一个植树建林的项目,在经过国际组织认证后,可以把自己的碳信用额在自愿性碳市场出售,而买方一般为被政府规定必须控排的企业,他们可以用碳信用额度来变向增加自己的碳排放配额。
自愿碳市场目前有很多问题:
- 是 OTC 市场,所以缺少透明度和流动性。中间商赚的差价大约占了减排项目方收入的一半
- 没有价格发现的市场机制
- 除了机构之外个人无法参与
- 进入门槛很高,因为合规成本和 MRV 成本高
区块链技术怎么去解决自愿碳市场的问题?
- Tokenization:把碳信用 Token 化。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同项目的碳信用是有细微差别的:比如通过植树造林获得的碳信用和通过制造清洁能源生成的碳信用会不同;年限、国家地区不同,碳信用质量也不同。所以 Token 化之后的碳信用在价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 Carbon Pool:把上链成为 Token 的碳信用按照不同的标准投入到不同的池子中(引入 DeFi 工具)
- Tokenization+Carbon Pool--模拟交易所
- 有利于增加碳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Via 套利)
- 通过持有不同种类的 Carbon Token,企业也可以对冲碳价的上涨
- 可以增加碳信用的用途,比如当成借贷的抵押品、和 NFT 结合、转让赠与等
- 可以增加价格的透明度和双重认证问题
- Token 本身带有很多 MRV(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数据,可以帮助提高 MRV 效率,也有利于精准初始定价
- 个人用户也可以进入碳市场
项目
- Regen:注册桥(负责碳信用上链过程)
- Toucan:注册桥+碳池子
- Klima DAO:$KLIMA 背后有碳信用 Token 的 Back,本身是个 ohm fork
基于碳市场的 ReFi 项目,碳 Token 本身的价值是依赖于负外部性内部化的国际准则,所以项目方只需要做碳上链这一个动作就可以让其 Token 自带价格。可是怎么刺激 Token 的需求从而达到最终让更多人做环保的目的,是目前项目普遍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碳上链这个过程,因为涉及到和国际注册组织(Regiestries)的合作和线下对项目的 dd 过程,导致上链的过程也是比较缓慢的,怎么去做去中心化的 MRV,也是当前的一个难点。
参考:[1] https://youtu.be/p1lXhTzlCVk[2] https://je.mirror.xyz/S-dpms92hw6aiacUHoL3f_iAnLVDvbEUOXw7wpy7JaU[3]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112271537027836_1.pdf?1640626585000.pdf)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234771/